第958章 真伪相鉴,典衡虚实思辨界(1 / 1)
乱信刚钻进那道混着“这绝对是真的”的笃定与“别信他的”的警惕的漩涡,就被一堆鉴定证书和仿冒品鉴定报告埋到腰腹。右手攥着的《取予调和录》正和某“鉴宝专家”的真伪清单缠成死结,挣扎时书里掉出的“第七章第九节”飘到脚边——纸上“求真务实”四个字被人用蓝笔涂改成“真假不分”,旁边还画着个拿着放大镜的骗子,手里举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广告牌,脚下踩着被撕碎的《商品真伪鉴别手册》。
“这地方的真伪熵比取予广场的取予混乱还离谱!”乱信扒开粘在袖口的假发票,指着前方闹哄哄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戴金丝眼镜的古董商,在直播间说‘这青花瓷是元代的’,实际是上周刚烧的仿品,买家要求送检,他把瓷器往桌上一磕‘文物碰不得’,转头对助理说‘赶紧再弄个裂纹款,就说是出土时摔的’;隔壁菜市场更绝,摊主举着‘纯天然绿色蔬菜’的招牌,顾客发现菜叶上有农药残留,他把检测报告撕成碎片‘这是竞争对手伪造的’,旁边大妈掏出手机要曝光,他抢过手机扔进菜筐‘我这萝卜比你手机值钱’!”
话音未落,虚实广场中央那台“真实计量仪”与“虚假监测器”的融合装置突然发出芯片烧毁的爆响,取予绞缠带残留的能量裹着正品保障书和假货处罚单,在空中拧成道“虚实绞缠带”:左边飘着带印章的“真”字证书,右边悬着带问号的“假”字标签,带起的气流把取予架起的取予相济桥吹得像条被谎言腐蚀断的麻绳。
“快把那台老式显微镜拖过来!”取予的青铜取予秤突然发出镜片碎裂的脆响,秤盘上的质检报告和伪造合同开始互相撞击,“这绞缠带在篡改真伪逻辑——你看桥栏杆上的标语,上午还是‘真伪相鉴’,现在直接改成‘信则为真’!”
话没说完,裂开的地砖缝里冒出串带着墨水与胶水混合气味的气泡,泡里钻出来个拎着“真伪调和仪”的老匠人。他穿件洗得发白的工装服,左胸别着枚“虚实分明”徽章,一半是刻着“真”字的印章,一半是画着“假”字的问号,中间用根铜丝拴着枚“鉴”字放大镜。最醒目的是他手里的仪器,左边显示屏跳着正品率,右边滚着仿冒指数,中间的“真伪平衡点”正像个被假货困扰的消费者似的忽高忽低。
“你们踩碎的是2025年某‘打假网红’的直播脚本,背面粘着他收了厂家好处费的转账记录。”老匠人突然按住乱信挥舞的手臂,用游标卡尺指着地面——原本平整的地砖竟浮现出淡蓝色的商品流通图,“瞧见没?这地面上的线在互相纠缠:某网红带货说‘这款面膜是进口的’,实际是国内小作坊生产的,消费者用后过敏,她对着镜头哭‘我也是受害者’,转头就去和厂家分赃‘销量不错,下次换个包装继续卖’;某修表师傅在摊位前说‘这零件是原装的’,顾客发现是高仿的,他把手表拆开‘原装的太贵,这质量一样’,还退了五十块钱‘不能让你吃亏’,现在老主顾都说‘他实在,不坑人’,修表要提前三天预约。”
乱信突然指着虚实绞缠带中心:“那团蓝雾里有个会自己变脸的面具!”果然,雾中悬着个双层面具,正面刻着“如假包换”,背面写着“高仿A货”,面具嘴角裂着缝,露出里面“弄虚作假”的刻字,旁边还扔着块“眼见为实”的木牌,被人用墨汁涂得只剩个“实”字。
“典型的真伪认知失调症。”调和师从工装口袋掏出副铜框放大镜,往鼻梁上一架,点开调和仪的投影功能——左边画面里,某女孩在朋友圈晒“名牌包”,实际是高仿的,朋友问在哪买的,她说“海外代购的,很难抢”,结果被懂行的人戳穿,她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哭“她们就是嫉妒我”;右边画面中,某早餐店主在招牌上写“豆浆是现磨的,油条是新炸的”,有人质疑是不是隔夜的,他掀开锅盖说“你看这热气,假不了”,现在每天早上排着长队,顾客说“就冲这实在劲”。黑色能量从两个画面里渗出来,在取予相济桥上凝成层黏糊糊的东西,凑近一看竟是凝固的墨水和胶水的混合物。
“给你看个新鲜的。”调和师突然调出组数据,左边柱状图显示某“造假达人”,一年生产了一百箱假酒,说“喝着差不多就行”,结果有人喝出问题报警,他把生产线拆了埋到菜地里,对着警察哭“我就是个卖菜的”;右边饼图里,某退休教师在小区开了个“真假鉴别角”,免费帮邻居鉴定保健品,说“别让骗子钻空子”,被保健品公司威胁,他把证据交到市场监管局,现在骗子看到他就绕路走,邻居们说“有他在咱们踏实”。“这叫‘真伪颠倒’,就像把假货当真货捧,把真货当假货踩,要么被虚假蒙蔽双眼,要么因真实赢得信任,最后不是在骗局中破产,就是在诚信中立足。”他突然把真伪调和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鉴定证书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虚实调和法’,老祖宗早就懂——商鞅立木为信(真),赵高指鹿为马(假),该较真时不含糊,该宽容时不苛刻,别总被表象牵着走。”
这时,个穿西装的“打假专家”举着《一眼识假货》冲过来,书上“赚钱才是硬道理”被荧光笔涂成块蓝斑,他唾沫横飞地说“我教你如何辨别真伪”,结果帮人鉴定古董时把真货说成假货,自己低价买入,被发现后说“这是学术争议”;话音刚落,个穿布鞋的老农抱着《农作物识别图》挤进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卖的菜都带着泥土,说“刚从地里拔的,假不了”,有人想压价说菜不新鲜,他说“你看这虫眼,纯天然的”,现在他的摊位前总是排着队,说“买他的菜放心”。
调和师突然笑了,从工具箱里倒出《考工记》和一把游标卡尺,在地上摆出个八卦阵:“专家你这叫‘以假乱真’,就像把鱼目当珍珠,看着像那么回事,实际不值钱;老哥你这叫‘去伪存真’,把真实当根本,看着普通,实际珍贵,图啥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他用卡尺敲了敲两人的宝贝,“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发现是本《造假秘籍》,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如何以假乱真”,里面夹着某商家的“造假攻略”:“用工业酒精兑白酒”“给普通大米喷香精当香米”,最后一页写着“被查封了,悔不当初”。调和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真伪分裂症’,把欺骗当本事,把诚实当傻瓜,最后不是在谎言中败露,就是在坦诚中成功。”
正说着,虚实绞缠带突然甩出道蓝黑色光带,把调和仪的屏幕砸出蛛网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真伪曲线突然打成死结,现实中某商家卖假货被举报,说“别人都这么卖”,结果被吊销营业执照;旁边书店老板,发现进了盗版书,当众销毁,说“不能坑读者”,虽然损失了钱,但赢得了口碑,现在成了当地的“诚信示范店”。
“该亮真本事了。”调和师突然扯开工装服扣子,露出里面印着“去伪存真”的汗衫,从怀里掏出本《论语》和一把鉴定刀,“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庄子寓言讽世事(假中存真)——看见没?这才叫真伪相鉴,不是靠谎言牟取暴利,也不是因较真得罪人。”
他把鉴定刀往空中一抛,刀刃化作无数个小放大镜,在空中连成道虚实相济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证书和标签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配合默契的伙伴,真时经得起检验,假时瞒不过火眼,乖乖地围着真伪平衡点转圈。
“记住喽,”调和师把真伪调和仪塞进乱信手里,“辨真时想想‘有没有证据’,识假时琢磨‘会不会误伤’。就像老鞋匠修鞋,既要认出劣质皮料(假),也要珍惜好皮子(真),从没听说过把真货当假货扔,或是把假货当真货修的。”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扭头一看,某网红卖假货被曝光,说“这是同行陷害”,结果粉丝纷纷取关,账号被封;旁边小吃摊老板,发现食材不新鲜,当场倒掉,说“宁可不卖也不能坑人”,顾客们说“就冲这,多等会儿也愿意”,现在他的小吃成了网红打卡地。
“那是‘始与终’遗址的方向。”老匠人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把开始当儿戏,做事虎头蛇尾,说‘先干了再说’;要么把结束当恐惧,该收尾时拖延,说‘还没准备好’,比拎不清真伪的还拧巴。”他突然从怀里掏出本《真伪调和录》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虚假’和‘偏执’当能耐的,翻第八章第十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真与假如同昼夜,真时光明磊落,假时暗藏阴影,辨明是非方能行稳。”正想问问啥意思,调和师已经背着工具箱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虚实广场里——此刻某商场,商家们有的在搞正品促销,有的在销毁假货,顾客们笑着说“这样买东西才放心”,促销的广播声里,透着股诚信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