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回到临清城(1 / 2)
昉齐县城
清风茶楼,
二楼临街窗口,清茶一壶,茴豆一盘。
茶桌前一位着青衫素雅的青年男子,目光沉稳地俯视下方,街上人来人往,贩夫走卒、老少男女,或行色匆匆或悠然自得。
茶楼门口来了一蓝衫老者。
荀子妖已经上楼来,在曹元对面落座下来。
伙计麻利的上来,摆上一壶新茶。
“要离开昉齐城了?”荀子妖道。
曹元点头,道,“回大唐看望父母,再去十万大山香园谷采集罗刹蝶蛹。”
“要去灭幻域?”荀子妖问。
之前天晓会的条件,是曹元亲自送去灭幻域。
曹元正好借此机会,出域游历。
“灭幻域,天符宗。天下符箓,近半出自天符宗。”荀子妖肃目道。
见他面色凝重,仿佛有万千思绪翻涌起来。
“我本是来自灭幻域,武棠州。”荀子妖道。
曹元一愣,荀子妖竟然不是天衡域之人,而是来自灭幻域。
原来荀子妖出身自武棠州的郡府世家,得到家族资源倾助,进入天符宗外门。两年后引气入体,步入修仙之路。
荀子妖天资卓越,年轻时候精通符箓一道。待修炼到炼气中期修为,发现自己异能,身具火属性单灵根,能够修炼火诀。
高深顶尖的火属性法诀,炼器宗门才有。当时天下炼器宗门,赫赫有名的有三家,天衡域的玄火宗算是一家。
荀子妖离开宗门,告别家族,来到天衡域。依靠卓越的修炼天资,火属性单灵根,得以加入玄火宗,成为一名玄火宗内门弟子。
在玄火宗,荀子妖修炼天赋妖孽,实力超群,最终成为新一代的大师兄。之后,终于筑基成功,晋升为玄火宗长老。
哪知时日不久,荀子妖莫名其妙脱离了玄火宗,成为一名散修。
即使成为散修,荀子妖也是长期天衡域隐居,修行或炼器,悠闲自在,游戏人间。
茶楼,
二楼倚窗,荀子妖把自己来历告知曹元。
曹元眉眼动容,眼前这位脸庞沧桑的老者,必定有不少的故事,只是没有细细道来。
既然话说到这里,肯定有所目的。曹元静待下文。
“你待灭幻域蝶蛹之事完毕,帮我走一趟武棠州凤贤国,京都荀家。”
荀子妖说到此处,微微落寞。
“离开家族有百多年了!荀家百年前,因我而在凤贤国一枝独秀。鼎盛时期在一甲子前,家族先后又出现了两位修士。荀家最终在州城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这一二十年,听闻家族内两位修士先后因故逝去。荀家式微,无奈退出州城,归居风贤国。”
荀子妖还是挂念家族,偶有关注。
荀子妖希望曹元帮他走一趟武棠州凤贤国,调查一下荀家为何中落。
他离家百多年了,按理说修仙之人割断俗世红尘,无情欲。但是荀子妖内心还是寄念家族,若是家族正常衰弱,无可厚非。
但是若是有人施于暗手,那他肯定不会轻饶。
“若是后继无人,泯然众人,也是好事。”荀子妖觉得荀家若是无人,导致家族没落,那就毋须操心。
曹元答应。
清茶浅品。
“还有一事,你昨日所赠丹炉,并非凡品。”荀子妖正色道,“但是炉盖与炉身并非同一物件。”
“我曾与一珍宝阁掌柜掌眼,判定炉盖年代久远,炉身乃后期配制。”曹元道。
荀子妖颌首,“炉盖有可能就是金乌炉!五阶庚金,雕铸高阶封灵符箓。炉身乃四阶玄晶铁,后期补铸。”
“金乌炉!”曹元一愣,他不了解金乌炉为何物,也不太在意。这炉需要庞大的灵力驱动,不是他炼气修为所能把控的。
那炉终落在荀子妖手中,不再明珠蒙尘了。
“我给肥猫的一些灵草,当做口粮。”荀子妖从桌面递过去一只储物袋。
曹元法识一扫腰间兽袋,肥猫四脚朝天,睡的正香。
二人无语良久。
曹元起身,收起储物袋,别过荀子妖,转身下了茶楼。
一袭青衫,朝城门去了。
自有人报与县城内的洪比明,洪比明立即跃上一匹快马,从县衙急奔而来。
在城门外,快马赶上曹元。
洪比明跃身下马,把马匹让于曹元。
“堂主!”
“代我与姚当家,茅兄弟,陶兄弟,翟大姐。秉县主道别。”曹元道。
洪比明连连称是,肃目不舍。
官道有风,卷起草烬,土尘微扬。
曹元轻纵上了马背,不疾不徐,朝东北方向去了。
官道,尘烟漫漫。
黄土地面有辙痕,犹如丈量过的岁月。
风中摇曳荒草,蔓延四方。
一匹黑鬃高头大马,四蹄翻飞,一骑绝尘。
马上青衫年轻男子,脸色平静。
渐渐有屋舍炊烟,村庄隐现。
远方,一座巍峨大城池渐显,正是大唐国京都临清城。
蜿蜒巨大城墙上旗帜猎猎,厚重高宽的城门洞开,人来人往。
瞥见城内楼阁错落,烟火升腾,似有千年繁华扑面而来,撩动着旅人的心怀。
曹元跃身下马,手拿缰绳,一人一马,随着人流,进入大唐国京都临清城。
街道纵横,人群熙攘。
熟悉的长街,摊贩脚夫匆忙来去,商贾与贵人悠闲出行。
一人一马穿过数条长街,逐渐进入内城区域。
青石大砖铺路,街道依旧宽敞,行人渐少。
街上华盖马车渐多,多为达官贵人。
内城,川师巷。
此处比较靠近皇宫,朝堂官员府邸聚集地之一。
曹元牵马,步入巷内。
不见昔日那简陋的曹府大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府门。朱红大门紧闭,庄重威严,门上金色铆钉排列整齐,熠熠生辉。
大门檐高挑,飞角如翼,门楣上方四个大字,“镇国公府”。
苍劲描金的字迹,彰显着此府邸主人的尊贵地位。
青衫单马,曹元停步在府门前,脸色微愣。
大门吱呀打开,一位仆妇,手挎篮子,跨出府门。
她身后有一位中年府卫,探头察看。
二人发现了站立府门前的曹元。
府卫见状,跨出门槛,来到曹元跟前。
见曹元虽然年轻,气质不同于常人。府卫询问,“公子何事?”
“此处乃曹府?!”
“正是!”
“府内住的是谁?”
“放肆,你是谁,来国公爷府前闹事?”府卫警惕起来,准备叫人出来教训眼前小子。
仆妇这时候凑上前,“可是元公子?”
曹元道,“我是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