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皇帝对宋时安的支持(2 / 2)
“对!”赵毅真正兴奋之处在这里,“我们先前只是猜测,陛下会无奈增兵。但现在,宋时安让陛下看到了胜算。西边的琅琊,正中间的嘉门关,还有东边的奇牙谷,陛下一定会全力增兵,哪怕不主动出击,屯集于此,姬渊就不敢让自己身陷囹圄!”
“原来如此!”吴王恍然大悟,“宋时安一开始想的,就是让陛下看到这一仗能打的可能性。”
“五成,退兵胜率在五成!”赵毅比了一个五,并补充道,“按理来说,到了这一步,把武威拿了,北半郡安抚好,差不多就要休战了。但那个人可是姬渊,这个人的野心大得恐怖,绝对不可能试都不试一下就放弃的。”
“五成就够了,五成就一定要拼搏了。”叶长清目光如炬的盯着吴王道。
“我们,应当如何拼搏”吴王反问。
“战事我们左右不了,城中的其余人也左右不了。所以,就一定会在宋氏身上做文章。而那孙司徒的儿子孙恒,还是在大理寺任职。”叶长清提醒道。
吴王知晓意思了,点头道:“得保住宋靖。”
“那大理寺少卿汪辰本就是代理,生怕做错事,现在百官都倾倒一边,他或许会被孙恒裹挟。”
“去敲打他,让他不许动宋靖。”吴王看向了二人,“你们,谁能去”
两个人都摇了摇头。
也对,他们没有能量。
“殿下,要搏了!”
叶长清抓着吴王的手,用力的握住。
“好。”吴王点首,神情肃穆,“本王,亲自下场。”
………
“这宋时安,真的要搅乱北凉风云了。”在晋王府邸,得知道皇帝即将有动作的中平王,彻底的慌乱了,“这让他活着回来还得了二哥,得把宋靖一家弄死。”
“不可!”晋王抬起手指,对着他,愤怒道,“这一仗要打了,现在把宋靖一家弄死,消息传不传到朔风不知道,但姬渊肯定知道。倘若用这个诱导宋时安造反投齐,北凉乃至整个凉州都完了。”
“那总比他成为吴王党好啊……”
“坐天下,也得有天下可坐!”晋王当即骂道,“不要再让我从你嘴里听到,损我大虞国势的阴谋损计!”
晋王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
魏翊渊只能低下头:“二哥,我错了。”
“既然陛下有增兵的想法,我们就不能在后方破坏安定。弹劾宋靖的事情,不能亲自上场。所有我们的人,都待着别动。”晋王令道。
“是。”魏翊渊点头,但又提醒道,“可四哥肯定要动,等到宋时安真的守住了,回朝了,他必然就是吴王党。那二哥你的优势,要没了啊。”
不说优势,甚至连均势都没了。
晋王很清楚。
“我当然是希望守住,但守不住,也没有办法。”晋王道。
现在他很纠结。
守住了,北凉安全了,自己危险了。
守不住,自己几乎能锁定太子之位,因为吴王犯大错了,可社稷,又危险了。
“二哥。”突然的,魏翊渊有了想法,“现在害怕宋时安从反贼变成忠臣的人不止我们,几乎大半个朝堂都是这样的。”
“你有什么想法”晋王问道。
“不知道可行与否。”魏翊渊郑重其事道,“但如若能行,两难自解。”
………
在军机室和几位武将商议好事,回到寝殿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没有任何人侍寝,皇帝一个人的坐在龙榻上,由宫女服侍着,正泡着脚。
一上年纪之后,晚上他便喜欢一个人待着。
安静能让他的思考也变得平缓。
这时,陈宝过来了。
皇帝随意的问道:“这些天,都有些什么动静”
“动静很多。”陈宝回答道,“其中一件,与吴王殿下有关。”
听到这个,他双目一凝。缓缓抬起头,问道:“吴王做什么了”
“吴王殿下他亲自去见了大理寺少卿汪辰汪大人。”陈宝说。
“为何事”皇帝问。
“奴婢不知。”陈宝如实的回答道,“这些天,汪辰大人都没有落家一次,一直在大理寺里接待来访的任何人,所有的人都有记录,包括晋王殿下。”
“光明正大的见啊。”皇帝点了点头,喃喃道,“汪辰倒也是聪明,把一切都敞开了,怕在家里,某些‘大人’到访,他没办法应付,还要落下一个暗中串谋。”
而吴王殿下都亲自去了。
那宋靖,算是保住了。
除非更大的权势过去给汪辰指示。
比如晋王,比如自己。
“还有呢”皇帝问。
“这是一些官员送上的奏折。”陈宝差太监将一些奏章呈了过来。
“太多了,不想看。”皇帝随意摆手。
倒不是他懒惰,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奏章,全都是一个目的:请严惩宋时安。
所以,但凡此类,他都是让陈宝批红一个已阅。
除了这些,也就没了。
那有什么好看的呢
“陛下,其中武将陈可夫,有个关于军机的奏折,有些内容。”陈宝说。
“他倒是活跃,一直跟那帮文官混在一起。”皇帝吐槽后,说道,“那他说什么”
“他说,此战已经由小战演变为大战,朔风也变成了重中之重。倘若真的守不住,则北凉危矣。应当让萧群将军率军亲至,以他的威望,再加上是援军,定能接管朔风,然后选定一位经验丰富的守城大将坐镇。”陈宝转述道。
听到这个,皇帝笑了:“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倘若援军到了,忤生都坚持不开门,那底下的人,可就不愿意了。”
他们当时的大义是,为帝国守住朔风,而非是真的要割据当叛军。
现在援军来帮我们守城,殿下你为什么不开门
而一开门,就能够奉行那个原则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陈宝。”皇帝问道,“你觉得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陈宝低下头,认真的开口道:“陛下,他们这是害怕宋时安真守下了城。”
“这天下,哪有逢赌必赢之人看着有输的可能,就想把对赌的人踹下桌去,众爱卿怎么要行这泼皮无赖之事”
皇帝亲自的拿着麻布,擦起了抬起的一只脚,道:“全给朕按在赌桌上,不赌完不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