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看好谁(1 / 2)
靖王的意图很明显,萧鼎懒得穿,离王当然也能看穿。
靖王陈兵边境,离王也在增兵。
同样是重甲兵,但重甲骑兵在战场上的杀伤力就是比重甲步兵强。
如果是陷阵营,背嵬重步兵,这类重甲兵,在靖王麾下重骑兵的冲击下存活并不困难。
但离王麾下的那些重甲兵,训练方法不成熟,应对重骑兵冲击的经验几乎没有。
八千重甲兵被靖王五千重骑兵冲击,又被跟上来的三千重甲步兵收割了一波。
然后就只剩两千人了。
要说应对重甲骑兵的冲击,这方面靖王麾下的军队比离王麾下军队有经验,因为当初萧鼎打的就是靖王。
现在好了,靖王不仅搞出来五千重甲骑兵,还有相对丰富的重骑兵冲锋经验。
虽然这个经验是因为被揍而积累的,但那也是经验啊。
靖王是不是君子先不说,但打仗的时候,他可不会等离王援兵赶到,摆开阵型再攻击。
陈兵梅州边境之后,重甲兵开始休整,这边离王的援军刚进入梅州,靖王已经下令进攻了。
靖王麾下的重甲兵只进攻离王原本在梅州的驻军大营,攻城,那是后面轻步兵的活,最多分出一部分重步兵主攻。
像重骑兵这种杀手锏,当然要放在野外,对付离王的驻军和援军了。
五千重甲骑兵主攻,三万轻骑兵辅助,打的那叫一个势如破竹。
离王在梅州的驻军大营只有五万人,算上从潭州溃退回来的也就堪堪八万。
这八万人中,骑兵的比例并不大,只有不到一万。
重骑兵破营,轻骑兵猎杀。
靖王本就以骑兵成名,骑兵的训练方法很成熟。
而梅州的战争也几乎是一边倒,五千重骑兵,配合三万轻骑兵,在击溃离王的驻军大营后,直奔援军来的方向。
和离王援军相遇之后,简单休整了一下,立刻发起进攻。
刚刚从附近三州赶来的十五万援军扭头就退了回去。
然后靖王的五千重骑兵带着三万轻骑兵兵分三路,一片重骑兵带着一万轻骑兵,和离王的援军展开对峙。
这还不算,最后的两千重骑兵一直游走在梅州边境,动不动就对着离王的援军冲一次。
很明显,这是靖王的一箭三雕之计。
恐吓,疲兵,蚕食,三种计策捆一块儿了。
人数差距很明显,但战斗力层次的碾压,让离王的三路援军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对峙一直持续到靖王占领梅州全境才结束。
靖王的军队已经赶到梅州边境,而离王的后续支援部队也赶到了梅州边境。
然后就变成了规模更大的对峙。
靖王占领梅州之后,萧鼎的领地三河郡成了靖王获取粮草供应最快捷的地方。
当然了,不是抢,而是买。
靖王世子带了五万人来到三河郡河边,说实话,驻守在这里的背嵬军兴奋了。
这是五万人,一万轻骑兵,四万步兵。
岳峰和王博就等靖王世子动手了,没想到靖王世子只带了十个人就从桥上进入了三河郡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