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禽满四合院之打不败我的终成勋章 > 第435章 刘家散,海中打傻老伴

第435章 刘家散,海中打傻老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刘家散,海中打傻老伴

而贾家少爷棒梗,这一世,在东北下乡,把贾家熬了个盆干碗净,等到贾少爷回京时,贾家多年积蓄,包括生父贾东旭的丧葬金都花了个底掉。得亏有母上馒头铺持续、低调营业,贾家从未退出舞台中央,只是半掩门而已。

贾梗少爷刚回京当年,小当又下乡去了。

不过贾当下乡的待遇就远没法和哥哥比了。全身上下就没二十斤全国粮票,现金也就揣了100块。这里有60块是秦淮茹和贾张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20块是干爷爷易中海免费赞助的,毕竟贾当这些年是给老易洗裤衩子的主力,多少还有这几份情,给个半个月退休工资。

最后20块是小当出发前,秦淮茹辛勤卖力解锁了多种姿势,从工友那边馒头换馒头淘换换来的。

面对返回四九城无所事事的棒梗少爷,这一世,没有傻柱甘为“人柱力”投喂供养,在东北只能吸贾家本身孱弱的血;回四九城后,在秦淮茹劝说下,出门在街道登记了一个等候工作排班表,就和奶奶日夜躺在屋里。

贾张氏年纪也大了,以往一周能做两双鞋子赚点零花钱,常年劳作下来,眼睛也不灵了,手也抖了;现在需要一周甚至得十天,才能做一双出来。

鞋子卖价却没有变化,大孙子持续伸手要钱,她也没办法,只能减少自己偷嘴的频次,挤出一部分供养孙子。

可现在孙子回四九城,成日里躺着;头一两个月还好,转眼回来已经半年,依旧躺平,着实让看棒梗有“金孙孙”滤镜的贾张氏都有点嫌弃了。

小时候以为孩子长大了能当大官;后来觉得孩子长大了不说当大官,至少肯定有出息,能带自己吃好喝好。但当棒梗去东北下乡以后,贾张氏就在想,这孙子能养活自己就是好孩子。

而返城以后得棒梗,贾张氏只觉得不要每天管自己要棺材本的孙子,就是好孙子了。

贾张氏也不由得屡屡偷着落泪,看着大孙子只会手心向上,管自己要钱,只会躺着要吃的喝的,连家里扫把倒了都不愿意扶,动不动都说“我奶奶说”。贾张氏心里也开始为悔恨充值,暗叹自己这些年把孩子带废了,只是嘴强王者,虎死不倒架而已。

看到阎家儿子压根都不用下乡,用自己打砸抢存下来的钱,购买临时工而免于下乡之祸。贾张氏一开始是嘲笑,现在满满都是羡慕。

俩寡妇初时还哀叹命苦,顾忌棒梗的自尊心和面子,只敢背着棒梗抱头痛哭;半年后,俩寡妇也熬不住了,连番哭劝无效下,当着棒梗面抱头痛哭,但贾少爷依然无动于衷。

贾少爷这次下乡归来,对于肉食、白面更为痴迷。以前吃不到贾梗学奶奶坐地撒泼打滚,成年棒梗,不但会这些,还额外学会了拍桌子摔碗。

对于自己母亲“馒头换馒头”的传闻,他也并非没有听说过。甚至在大院里和易中海、许大茂、何雨柱等一众叔叔辈、爷爷辈的不清不楚,棒梗也是知道的。毕竟已经是个大人,尤其是自己闹的厉害时,母亲晚上半夜出去个把钟头,然后第二天桌上就有肉,这肉是哪里来的,实在是呼之欲出。

但棒梗对于肉和白面,从来不敢、也没有勇气去拒绝。和对面老绝户当面炸刺。见面不打招呼,低头就当没看见。已经是棒梗对老绝户表示愤怒和不满的最高形态。

一次两次以后,易中海也火了,但顾忌养老,就把幽会地点又从易家改到地窖,希望能不被棒梗看到。

最近秦淮茹因为在厂子里换馒头业务开展的实在过分频繁,已经引起了保卫处的注意,老易连番被棒梗轻视,也已经打定主意断了和秦淮茹半夜换馒头业务。

秦淮茹再也接不到饭盒,晚上还想去推何家门也一直紧锁。断了傻柱和老易接济以后,棒梗从一周两次吃肉,直接变成半月一吃肉。

棒梗闹饷,母亲和奶奶要并排在贾家上吊,死给大孙子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