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逆世雄图 > 第980章 真伪昭彰,虚实有界思辨场

第980章 真伪昭彰,虚实有界思辨场(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乱信刚钻进那道混着“眼见为实”的笃定与“难得糊涂”的推诿的漩涡,就被一堆亲子鉴定报告和伪造学历证书埋到腰腹。右手攥着的《生死调和录》正和某“演技派大师”的《撒谎指南》缠成死结,挣扎时书里掉出的“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一节”飘到脚边——纸上“求真务实”四个字被人用墨笔涂改成“难得糊涂”,旁边还画着个戴面具的戏子,手里举着“真情值几斤”的标语牌,脚下踩着被撕碎的《中庸?诚明篇》竹简。

“这地方的真伪熵比生死广场的轮回混乱还离谱!”乱信扒开粘在袖口的假发票,指着前方闹哄哄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穿定制西装的古董商,在拍卖会上说‘这青花瓷是元代官窑,曾被乾隆收藏’,实际是景德镇小作坊上周刚烧的仿品,专家指出釉色不对,他把放大镜往展柜玻璃上一摔‘你们懂什么叫窖藏氧化现象’,转头对拍卖师说‘把鉴定证书上的“现代工艺品”改成“明清官窑精品”,用激光雕刻机把底款重做,备注写成“出土文物修复件”’;隔壁直播基地更绝,主播为卖“纯天然燕窝”往糖水罐头里插几根鸟毛,说‘这是金丝燕唾液凝结的精华’,粉丝发现有防腐剂味,她把燕窝往美颜灯上一烤‘你们懂什么叫古法杀菌工艺’,市场监管局抽查时,她掏出海关报关单‘你看这章盖得比你们局长的签名还工整,绝对原装进口’,结果被查出是糖水加明胶,她抱着补光灯哭‘我奶奶是东南亚归国华侨,这手艺是祖上传的,马上要申遗了’,被带走时她对着镜头喊‘我这是被同行陷害,他们卖的都是猪皮做的假燕窝’,转头就教唆助理‘晚上去粉丝群发律师函,就说质疑者是恶意抹黑,让他们删帖赔钱’!”

话音未落,真伪广场中央那台“真实计量仪”与“虚假监测器”的融合装置突然发出齿轮卡壳的钝响,生死绞缠带残留的能量裹着防伪标签和造假工具,在空中拧成道“真伪绞缠带”:左边飘着带指纹的“真”字印章,右边悬着带面具的“假”字道具,带起的气流把生死架起的生死相济桥吹得像条被谎言腐蚀的警戒线。

“快把那台老式铜镜拖过来!”生死的青铜生死秤突然发出镜面炸裂的脆响,秤盘上的质检报告和伪造合同开始互相撞击,“这绞缠带在篡改真伪逻辑——你看桥栏杆上的标语,上午还是‘虚实有界’,现在直接改成‘会装才会赢’!”

话没说完,裂开的地砖缝里冒出串带着墨香与胶水混合气味的气泡,泡里钻出来个拎着“真伪鉴别仪”的老古籍修复师。他穿件洗得发白的棉袍,左胸别着枚“去伪存真”徽章,一半是刻着“真”字的甲骨文,一半是画着“假”字的赝品拓片,中间用根棉线拴着枚“鉴”字玉印。最醒目的是他手里的仪器,左边显示屏跳着真实度指数,右边滚着虚假概率,中间的“真伪平衡点”正像个被美颜滤镜和素颜镜头拉扯的网红似的忽高忽低。

“你们踩碎的是2025年某‘学术骗子’的论文手稿,背面粘着他抄袭的原始文献对比图。”老修复师突然按住乱信挥舞的手臂,用镊子指着地面——原本平整的地砖竟浮现出淡黑色的真伪对比图,“瞧见没?这地面上的线在互相渗透:某教授为评职称抄了三篇核心期刊论文,说‘这是学术整合创新’,被举报后他把知网查重报告往投影仪上一放‘你们懂什么叫观点重合率’;某古籍修复师发现明代善本被人用现代宣纸修补,说‘假货永远成不了真’,有人劝他睁只眼闭只眼,他指着修复台的糨糊‘我用的是米浆,假的用的是化学胶水,一摸就知道’,现在他的工作室成了‘文物鉴定中心’,说‘真东西自带气场,假的再像也缺口气’!”

乱信突然指着真伪绞缠带中心:“那团黑雾里有个会自己变脸的铜镜!”果然,雾中悬着面双层铜镜,正面照出真实面容,刻着“赤诚相待”,背面映出扭曲影像,写着“虚与委蛇”,镜缘刻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却蒙着铜锈,夹层里藏着张“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字条,被人用修正液涂得只剩个“话”字。

“典型的真伪认知失调症。”鉴别师从棉袍口袋掏出副牛角眼镜,往鼻梁上一架,点开鉴别仪的投影功能——左边画面里,某网红为立“学霸”人设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说“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证明”,结果被母校老师戳穿,她对着镜头哭“这是我十年寒窗的梦想,你们凭什么打碎它”;右边画面中,某手艺人坚持不用机器做仿古家具,说“榫卯结构骗不了人,假的一拆就散”,客户嫌手工慢,他指着刨花堆“你看这木头纹理,机器加工的永远出不来这效果”,现在他的作品成了收藏家追捧的对象,说“真手艺经得起时间检验”。黑色能量从两个画面里渗出来,在生死相济桥上凝成层黏糊糊的东西,凑近一看竟是凝固的墨汁和胶水的混合物。

“给你看个新鲜的。”鉴别师突然调出组数据,左边柱状图显示某“造假惯犯”,五年内伪造了二十种证件,说“这是应急变通能力”,结果因伪造公章被判缓刑,他把判决书藏进《刑法》书里“这是法律漏洞,我只是钻了空子”;右边饼图里,某老会计坚持记“良心账”,说“数字不会骗人,假账迟早出问题”,老板让他做两本账逃税,他指着算盘“我爹教我的,每颗算珠都要对得起良心”,现在他的记账方法成了中小企业培训教材,说“真实的财务比什么都重要”。“这叫‘真伪颠倒’,就像把欺诈当聪明,把坦诚当迂腐,要么被谎言裹挟坠落,要么因真诚赢得尊重,最后不是在虚假中暴露,就是在真实中立足。”他突然把真伪鉴别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伪造证书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去伪存真法’,老祖宗早就懂——尾生抱柱而死(真中守诺),南郭先生吹竽(假中露馅),守真时不迂腐,辨假时不偏激,别总被侥幸心牵着走。”

这时,个穿西装的“情商导师”举着《说话的艺术》冲过来,书上“巧言令色鲜矣仁”被荧光笔涂成块黑斑,他唾沫横飞地说“我教你如何用话术掩盖真相”,结果因诈骗学员学费被抓,在法庭上还喊“这是沟通技巧培训,学员理解错了”;话音刚落,个穿布鞋的老茶农抱着《茶经》挤进来,说“好茶不用吆喝,假的再吹也没用”,他卖茶从不夸大功效,说“能提神解渴就是好茶,吹成包治百病就是骗”,有人劝他学网红炒作,他指着茶园“你看这茶树,施没施化肥,长出来的叶子不一样,人也一样”,现在他的茶成了地理标志产品,说“真东西自己会说话”。

鉴别师突然笑了,从工具箱里倒出《说文解字》和一把刻刀,在地上摆出个八卦阵:“导师你这叫‘以假乱真’,就像把稻草当金条,看着像回事,实际不值钱;老哥你这叫‘抱诚守真’,把真实当根本,看着朴素,实际金贵,图啥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他用刻刀敲了敲两人的宝贝,“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发现是本《撒谎心理学》,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教你如何瞒天过海”,里面夹着某读者的“醒悟录”:“第一天:撒谎骗了老板五十块加班费;第二天:被发现扣了全月奖金;第三天:才懂一句谎话要用十句来圆,太累了”,最后一页写着“原来真实的活着比什么都轻松”。鉴别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真伪分裂症’,把欺骗当生存技能,把诚实当性格缺陷,最后不是在谎言中焦虑,就是在真实中坦然。”

正说着,真伪绞缠带突然甩出道黑灰色光带,把鉴别仪的屏幕砸出蛛网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真伪曲线突然打成死结,现实中某明星为维持“单身”人设,隐婚多年被狗仔拍到,粉丝大量脱粉,她对着镜头哭“我只是想保护家人隐私”;隔壁社区便利店老板,把临期食品标注“特价处理”,说“不能让顾客花冤枉钱”,居民们说“在这儿买东西放心,不怕被忽悠”,现在他的店成了“诚信经营示范店”,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

“该亮真本事了。”鉴别师突然扯开棉袍扣子,露出里面印着“求真务实”的汗衫,从怀里掏出本《论语》和一把放大镜,“季布一诺千金(真中见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假中失国)——看见没?这才叫真伪昭彰,不是靠伪装赢得认可,也不是因真实遭受排挤。”

他把放大镜往空中一抛,镜片化作无数个小铜镜,在空中连成道真伪相济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印章和面具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配合默契的判官,真时不炫耀,假时不掩饰,乖乖地围着真伪平衡点转圈。

“记住喽,”鉴别师把真伪鉴别仪塞进乱信手里,“守真时想想‘会不会过于固执’,辨假时琢磨‘有没有小题大做’。就像老工匠做漆器,既要用真材实料(真),也要懂修饰技巧(巧),从没听说过用劣质漆冒充紫檀,或是因追求绝对真实连清漆都不涂的。”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扭头一看,某公司为上市伪造业绩数据,被证监会处罚,老板对着跌停板哭“我只是想让公司发展得更好”;隔壁早餐摊夫妻,坚持用新鲜食材,说“哪怕贵点,也要让顾客吃得放心”,现在他们的摊成了“社区放心早餐点”,回头客特别多,说“吃着踏实”。

“那是‘美与丑’遗址的方向。”老修复师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把整容当变美,脸整得连亲妈都认不出,说‘这是追求完美’;要么把自然当丑陋,满脸雀斑就不敢出门,说‘没脸见人’,比拎不清真伪的还拧巴。”他突然从怀里掏出本《真伪鉴别录》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造假’和‘较真’当能耐的,翻第三十章第三十二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真与假如同光影相随,真时不骄纵,假时不沉沦,明辨方得始终。”正想问问啥意思,鉴别师已经背着工具箱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真伪广场里——此刻某市场,有人在检查商品真伪,有人在诚信经营公示栏前记录,讨价还价声与讲解声交织成和谐的乐章,没人因真伪争吵,只有对真实的坚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