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1 / 2)
张鸣指尖仍留存着枯叶那微凉的触感,而那股血腥味并未消散,反而在秘境中重新弥漫开来的雾气里愈发清晰可辨。他并未即刻举步前行,而是将枯叶轻轻夹于指缝之间,宛如握着一把无形的测量工具,细致地感知着前方空气中每一寸的波动变化。
李碧莲站在他身后恰好一步之遥的位置,其左臂外侧的金纹依旧在微微跳动,恰似一颗被唤醒却尚未完全苏醒的心脏。她并未言语,只是缓缓将袖中的灵符收回,任由其贴附在腕骨之上。灵符温热犹存,却已不再强行压制那股异样之感。
“此血并非邪修所留。”张鸣低声开口,其声音虽不高亢,却穿透了雾气的浓稠,清晰地传来,“而是某种处于沉眠状态之物被惊扰后散发的气息。”
言罢,他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小瓶,此乃净魂露,由系统兑换所得,仅存这一滴。他小心翼翼地将露水滴落在枯叶的脉络之上,刹那间,原本黯淡无光的叶纹泛起淡淡的银白光泽,一道极为纤细的灵气流自叶尖蜿蜒而出,指向东南方向。
显然,这并非人为造成的痕迹,而是空间扰动所产生的余波。
“他们撤退之时无意间带出的路径扰动。”他语气平稳,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顺着这灵气流前行,便不会迷失方向。”
李碧莲点头示意,右手轻轻按压左臂金纹边缘三寸处的穴位,动作轻柔且精准。这是她自行摸索出的方法,并非依靠灵力强行压制,而是运用医道手法来疏导经络,以缓解共鸣所带来的不适。她深知张鸣不会贸然前行,也定然不会让她独自承受这份异常状况。
二人缓步前行,脚步落地悄然无声,却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灵气流的节点之上。雾气依旧呈现灰绿之色,但不再躁动不安,反而有一种奇异的节奏感,仿若某种古老的呼吸韵律。
约莫半炷香的时间过后,前方的岩壁塌陷出一道裂缝,显露出一间半掩埋于地下的石室。石室的门框早已破碎不堪,唯有中央一块完整的青石地面尚未受损,其上布满了风化极为严重的符文,几乎难以辨认。
张鸣蹲下身子,掌心的金纹微微发热,竟自发地朝着石室角落的一块碎玉简靠近。那玉简仅剩下半截,铭刻着半句话:“图启之时,门开三息。”
他并未急于触碰玉简,而是先用指尖轻轻拂去石面上的灰尘,随后发现那些风化的符文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某种阵法残留的印记。他闭上眼睛,调用系统中的“记忆宝库”,瞬间,无数关于丹道、阵法、机关术的记忆如流水般在脑海中飞速掠过,最终定格在一页残卷之上——《九幽秘录?藏图篇》。
“找到了。”他睁开双眼,目光落在岩壁裂缝的深处,“这并非普通的石室,而是地图的封存之地。”
李碧莲站在门口,并未贸然进入。她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空气比外界更为寒冷,并非单纯温度上的寒意,而是能量层次的差异,仿佛只要踏入一步,便会与外界彻底断开联系。
然而,张鸣已然步入石室中央,双手迅速结印,这并非攻击或防御的印法,而是一种极为古老的引导手势,源自第二世镇天神祖门下的秘传。他将一丝灵力注入地面符文的交汇点,同时让掌心的金纹贴近岩壁的裂缝。
刹那间,整面岩壁剧烈震动起来,尘土簌簌落下。
一道幽蓝色的光痕自裂缝中缓缓浮现,逐渐延展成一张完整的地图轮廓。这地图并非刻于石上,而是悬浮在岩壁内部,宛如封印在冰晶中的蝴蝶,静谧而神秘。
地图虽不大,涵盖的范围却极为广泛,分为三层结构:外层描绘的是秘境的地形,中层标注着数处能量节点,最核心之处则是一片模糊的漩涡状区域,仿佛通往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张鸣凝视着那漩涡,在他四世的记忆中,从未见过如此纯粹的空间构造。它既不像人为布置的阵法,也不似天然形成的地貌,反倒像是……人为开辟出的一条通道。
“此乃万年前上古大能所留。”他低声解读道,“这并非藏宝图,而是一条逃生路线。”
李碧莲眉头微微一蹙:“逃生?”
“正是。”张鸣点头确认,“你看此处——”他指向地图边缘一处断裂的标记,“那便是入口崩塌的位置,与我们当前所处的位置几乎完全重合。而这条主线,”他手指顺着地图滑向漩涡,“直通秘境的最深处,那里曾是那位大能最后闭关的场所。”
他并未说出的是,那漩涡中心的能量频率,竟与他掌心的金纹隐隐契合。
这绝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