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八叔你跟我走吧”21(1 / 2)
在对叶澜依处以火刑,烧死了叶澜依以后,胤禛想起来还没给胤禩封个官。虽然他把胤禩的廉亲王爵位还回去了,但现在他却不准备再把大权也给胤禩。
胤禛自言自语道:“当年皇阿玛那么喜欢废太子,也为了权力把废太子二立二废,这说明权力是最破坏亲情的。”胤禛又想起以前胤禟、胤?、胤禵以至于明慧围绕着胤禩的样子,他坚信胤禩和他关系不好全都是因为“小人挑唆”,而不是因为自己心胸不宽广。但是他又不好下令直接把胤?和胤禵杀了或者暗杀,因为他不想让胤禩不高兴,不然刚刚和好的关系又得僵掉。
于是胤禛想了半天,最后下圣旨封胤禩为内务府总管大臣。此话一出,朝堂哗然,虽然康熙时代内务府确实是由皇帝亲信的大臣担任,纳兰明珠、索额图,甚至胤禩自己都在康熙时代担任过这个职位,但胤禛登基以后,也不知道是为了加强控制还是为了让妃子们自己处理,他的内务府大臣一直是由太监担任。
胤禩出来没几天,但他的魅力还真是天下无双,立马就有大臣出来说话了:“皇上,这内务府大臣的位置,您一直是让太监担任的,这官位封给八王爷是不是不太好啊?”
胤禛被大臣这么一说也才想起来这一茬,但他觉得内务府大臣是最合适的一个官位,既能表达“朕和八弟感情很好”,又能防止胤禩集中大权让他心里不安,以至于做出废黜胤禩的事,在胤禛看来,这是两全其美的好职位!
于是胤禛思索了片刻,反驳道:“朕正是要复康熙朝旧制!八弟乃朕手足,内务府事涉宫闱,非至亲至信不可托付。此乃朕体恤兄弟、安定宫闱之深意,你不明朕心,竟敢妄议朕?”
那大臣听胤禛如此说,吓得立马跪地磕头:“皇上息怒,臣愚昧,未能领会圣意,罪该万死。”胤禛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此时,胤禩出列,恭敬道:“皇上隆恩,臣感激不尽,必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胤禛满意地点点头。但又说:“八弟不必称朕为皇上,叫皇兄、四哥最好,你是不同的。”
胤禩点头:“谢皇兄。”胤禩重来一次可清楚胤禛的脑回路了,他知道胤禛得顺毛撸。
胤禛想了想:“既然都把八弟释放了,那允禩这个名字也可以换成胤禩了,没必要继续以允为名,换回胤禩,可以表达八弟独特的地位。”这话,以前胤祥在世时胤禛说过,当然,胤祥是个纯粹忠心、古板的人,于是当时胤祥拒绝了,还是叫允祥,直到胤祥死的时候,胤禛才给他的墓碑亲自书写名字,仍然是叫胤祥。
大臣们听见胤禛要不顾避讳,恢复胤禩的本名,立刻有人出来说:“皇上此举圣明。”胤禛摆摆手,脸色正经:“廉亲王胤禩,朕命你为内务府大臣,总管朕的用度。”胤禩低下头:“是,皇兄。”
下朝后,弘历很快就找到了胤禩:“八叔,皇阿玛给你封内务府大臣,看起来是重用,其实…难说!”胤禩脑子也灵活,他其实也知道这回事,但他明知故问:“那四阿哥说说,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弘历知道胤禩掌握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在胤禩面前只能当个乖侄子,永远没办法越过他,于是弘历谦恭有礼道:“皇阿玛知道八叔是正人君子,不屑通过后宫算计,肯定会一心好好办事,这比妃子们的亲信太监靠谱得多,自皇阿玛登基以后,内务府惯能拜高踩低,根本不按流程办事,皇阿玛明面上不说,心里也是会不满的,此之一也。”
胤禩刚出来几天,对胤禛的后宫运行还不太了解。听到弘历这话完全是他的盲点,不觉有些惊奇,但立刻换回了标志性的微笑:“那还有第二第三是什么?四阿哥说说看?”
弘历接着说道:“其二,内务府掌管宫中大小事务,皇阿玛此举也是想让八叔深入后宫,若有什么风吹草动,能第一时间知晓。其三,皇阿玛虽与八叔表面和好,但心中仍有疑虑,让八叔在内务府,也是便于监视。”胤禩听后,微微点头,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四阿哥心思缜密,分析得头头是道。不过,既蒙皇上信任,我自当做好分内之事。”弘历又道:“八叔行事还需谨慎,内务府关系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惹来麻烦。”胤禩拍了拍弘历的肩膀:“放心吧,四阿哥,我心中有数。你能这般提醒我,可见是个重情义之人。”
胤禩回自己的廉亲王府去了,前几天释放胤禩的时候,胤禛咬牙切齿把胤禩剩余的几个妾室送回了廉亲王府(在胤禛看来,她们是多余的)。而弘历听到胤禩那句“重情重义”的夸奖,只觉得像吃了糖一样,心里舒服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