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牙都没换完的小破孩儿(2 / 2)
有人举手:“为啥叫‘小屁孩儿’?”
“慕容伯伯您别捣乱啦——”
“嗷呜~”
老虎下山,邵云安突然觉得他今天就不该出制茶间!
不过看在他们叼来的野猪和野鸡的份儿上,抓狂中的邵云安马上就平静下来了。
天快黑的时候,蒋康宁、康瑞和郭子榆回来了。
县衙制茶所的事忙完了,收尾的事也不需要他盯着,郭子榆终于能打包行囊回家了。
罗荣王也见到了郭子牧的这位为了弟弟而丢了前程的兄长。
郭子牧模样倾城貌美,郭子榆则是儒雅的清俊。
兄弟两人的模样有些相似之处,可郭子牧就偏生长得更美了些。
罗荣王亲和地让郭子榆跟着郭子牧一道喊他“慕容伯伯”,郭子榆却是不敢逾越。
见郭子榆是那种恪守礼教的性子,又想到他带着弟弟一路的颠沛流离,罗荣王也理解他的谨慎,不勉强。
一直到吃完晚饭,聊完天,众人散了回房休息,蒋康宁把王石井喊到一边跟他说了一会儿话。
邵云安看到王石井只是点了两次头,没开口。
回头,就见大金小金已经跟着三个孩子跑了,邵云安只来得交代苗元和苏册别让大小金上床。
虎哥优哉游哉地等在前面。
最后,王石井说了两句话,声音太低,邵云安没听清。
和大哥道了晚安,邵云安和走过来的王石井一起回房。
路上,邵云安问王石井去族长家的情况。王石井说了族长现在是王书平,族里会管王大力的吃喝。
族里的婶子在帮王春秀找婆家,四婶在外头摆摊认识的人也多,也在帮着打听合适的人家。
至于王枝松……
王石井握住邵云安的手:“大哥刚刚跟我说王枝松不想活了。
原本是让他养养伤就送他去虎行关,大哥说看他的样子是不用送了。
大哥说可以把他抬回来(送死),让王大力见他最后一眼,王爷不会理会。
我说若是大哥不为难就把他送回来吧。”
邵云安抬头:“你呢?”
王石井摇摇头,平静地说:“要说难过,我也没有;要说担心,更没有。
他出生的时候我忙着在山上找吃的。他娘不许我靠近他半步,我与他着实接触不多。”
王石井比王枝松大了11岁,却是抱都没抱过这个弟弟。
王枝松在爹娘的影响下,对这个长兄也向来是视若无睹。
王枝松在哪死对王石井来说不重要,只不过既然大哥说了可以送回来让他在家里死,王石井也不会去阻拦。
因为没必要。
要说理解王石井对亲人的心情吧,邵云安也不是太理解。
毕竟王大力一家对他来说那就是极其厌恶的人,是那种看到就如见了苍蝇般厌恶。
可邵云安会不留情地打死苍蝇,但你要他看着原本活着的人就那么死了,他也没那么阴暗。
他自己出身幸福,在家又格外受宠,哪怕他对家里人自曝了性向,爸妈也没说要拿皮带抽死他。
发现无法改变后,爸妈对他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外说是不婚族。
所以如果被亲人如此对待后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邵云安想象不出来。
王石井不管难过不难过,设身处地去想,他或许都能理解。
血缘这种东西吧,很微妙。
王石井倒是没有骗邵云安,他是当真没有感觉。
他服过两次徭役,两次都是死里逃生的回来。
如果说第一次回来他的心或许还有一丝柔软;那第二次回来,他对那些人没下杀手只是因为不值当。
回屋,王石井才问:“怎么好好的说起熙哥儿跟妮子的娃娃亲了?”
“嗷呜!”
邵云安给了王石井一个“先等等”的眼神,拿出灵乳瓶往某只大猫已经张开的血盆大口里滴了一滴。
心满意足的大猫进卧室去趴着了,邵云安才有空跟王石井讲是怎么回事。
王石井蹙眉:“叫他好好学习造大船,才多大就想着娶媳妇儿了。那妮子长大后若不喜欢他呢?”
邵云安走进卧房,一边解衣服一边说:“所以我才说他是小屁孩儿。跟你说件正事儿。”
邵云安是不想去京城的,但看罗荣王的意思,这一趟不去是不行了。
那他俩肯定不能把三个孩子留下来。义父在京城,青哥儿读书的事倒是不用操心,可……
“熙哥儿怎么办?不可能把他一个人留在村子里吧。
去了京城,安国公府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康辰大哥好像也还没回来。”
王石井想想说:“肯定不能把熙哥儿一人留在村子里,也留不住,他肯定要跟着。不行,带上虎哥他们。”
趴在床前毯上听到自己“名字”的虎哥睁开眼睛看了眼王石井。
邵云安道:“带就带吧,反正慕容伯伯肯定会护着我们的。
那你去跟大哥商量具体出发的时间,包一条最大的船,咱们顺便把这次要带去京城的茶叶和酒带过去。
还有酱料和泡菜订单我这边还有部分没完成,至少再给我10天时间。”
王石井:“行。”
这边,罗荣王回房后就给世子写信。这是他来到秀水村后给世子写的第二封信。
信上他就说说他在王宅的日子,当然,他不敢写的太真实,怕世子看了后埋怨他。
罗荣王写给世子的信上一句不提“正事”,就是普通的家信,再问问世子在府里可好。
写完了信,罗荣王吹干后装入信封,明日就派人送去京城。
也没喊人进来伺候,罗荣王自己洗漱后就准备更衣休息了。
他刚往床上一坐,想了想,又起身穿好衣裳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