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这片天下,又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能平息陛下的怒火了(2 / 2)
"
……
陇西府,长安城。
秦王面无表情地审视着京城密报,刀削般的轮廓在烛光中更显冷峻。
这份从京城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此刻正沉重地压在他的掌心。
作为距离京畿较近的藩王,他早已察觉到危险。
当初朝廷秘密抽调西北军东进之时,他就怀疑这是针对藩王的行动。
这些日子,他试图联络其他藩王共谋大事,却发现他们各怀鬼胎,谁也不愿率先起兵。
如今朝廷果然要动手了!
"传令。
"秦王突然开口,声音像磨砂般粗粝,
"回复鲁王,本王可出三万羌骑,七万步军,共十万大军助阵。
"
他转身时,铠甲发出冰冷的碰撞声:
"但事成后,北疆之地的晋州六镇,必须归于本王治下。
"
"属下明白!
"心腹幕僚抱拳领命,快步退出大殿。
……
襄江府。
苏州城,靖王府内。
靖王缓缓放下青瓷茶盏,抬眼望向堂下的鲁王使者萧先生:
"萧先生远道而来,想必已洞察朝廷动向。
"
"据密报,天子日前大阅三军,以白起为帅,统十万铁鹰锐士及十万西北边军,已陈兵直鲁交界。
"靖王语气平和,却透着一丝深意。
萧先生整襟正坐,从容道:
"王爷明鉴。朝廷此番动作,意在削夺诸藩累世根基。
"
他略作停顿,继续道:
"江南乃王爷祖业,历十四代经营,军政大权自成体系。若容朝廷削藩...
"
"长江天险,足以为恃。
"靖王淡然打断,指尖轻叩案几。
萧先生神色沉静,缓声道:
"王爷!请恕在下直言,北方诸藩若尽数被削,朝廷挟新胜之威举兵南下,纵有长江天险,也恐难以独善其身。
"
厅内一时静默。
良久,靖王微微颔首:
"既如此,本王可出兵相助。
"
他目光沉静,语气笃定:
"但事成之后,江南盐政,当归本王节制。
"
……
削藩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传遍诸藩。虽少部分边远藩镇仍在观望,但联军之势已成。
当各路大军会师之时,鲁王麾下已聚集了八十二万之众。
其中还有鲁王招收的部分新卒,皆赖世家门阀的倾囊相助。
这些传承数百年的世家望族不惜耗尽钱粮,只为让鲁王登临大位,推翻那屠戮世家的暴君。
……
天京城,秋雨绵绵,阴云密布。
当诸藩联军汇聚的消息传来,朝堂暗流汹涌。
各府邸内,文武百官心思各异,却不知阴影中早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短短一个多月间,东西厂的暗探已如附骨之疽般渗透进朝堂的每个角落。
从三品大员的府邸到七品小吏的宅院,处处都有厂卫的耳目。
就连某些官员新纳的娇妾,也是东厂精心培养的细作。
每日的饮食起居,夜间的枕边私语,甚至床笫之间的秘事,都被一字不落地记录在册。
那些自以为隐秘的密谋,在厂卫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
皇极殿,御书房内,烛火幽暗。
当密报呈至御前时,陈星河正把玩着一枚白玉棋子。
"启禀陛下,这是通敌官员的名单。
"曹正淳跪伏于地,双手奉上一叠密信。
陈星河随手翻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兵部侍郎与鲁王的密信,吏部尚书暗通款曲的证据,内阁辅臣的谋逆之言......一桩桩,一件件,皆在眼前。
"好,很好。
"天子冷声喃喃,眉眼中充斥着阴鸷之气。
一旁侍立的刘瑾见状,噤若寒蝉,身躯颤抖着俯下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看来…
这片天下,又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能彻底平息陛下的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