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岐黄手记 > 第348章 《临床手记》的序言·爱情的注脚

第348章 《临床手记》的序言·爱情的注脚(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晨光透过仁济堂诊室的木窗,在摊开的手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苏怀瑾正用红绳把散落的纸页捆成束,指尖划过最上面那页的边缘——纸角微微卷曲,是被陆则衍的咖啡杯烫过的,他后来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咖啡杯图案,标注“2024.3.15讨论老顾病例时打翻”。

手稿堆得有半尺高,每页都夹着不同的小纸条。最厚的一叠是“肝郁气滞干预案例”,里面藏着苏怀瑾画的舌象草图:小周初诊时的舌象用红笔标着“舌尖红甚,苔薄黄——肝郁化火”,旁边贴着陆则衍打印的心率变异性曲线图,蓝线在“情绪崩溃期”抖得像被风吹的草,他用黑笔在谷底画了道箭头,写“对应疏肝茶干预第7天,开始平稳”。

“这张该归到‘痰湿体质’里。”苏怀瑾捡起张飘落的纸条,是林晚秋的字迹:“老王喜欢的陈皮茯苓糕改良版:减10%糖,加3g炒薏米——上次他说‘略甜,想带办公室当下午茶’”,末尾画了个笑眯眯的糕点。她刚把纸条夹进对应的章节,就听见陆则衍的键盘声顿了顿,抬头时正对上他的目光——他坐在对面的书桌前,屏幕上是序言的草稿,晨光在他睫毛上投下浅影。

“在写什么?”苏怀瑾抱着手稿走过去,肘弯不小心蹭到桌角的铜药碾——是祖父送的那台小药碾,现在用来压书签。她弯腰捡掉落的当归叶书签时,一张小纸条从“老顾的多系统萎缩”案例里滑出来,飘到陆则衍的键盘上。

是陆则衍的字迹,工整得像打印体:“血压波动预警值:收缩压>150hg或舒张压<60hg时需立即监测立位血压——附:老顾今日早餐吃了半个馒头,精神尚可”,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像他每次汇报完数据,怕老顾紧张时挤的表情。

苏怀瑾指尖抚过笑脸,突然想起老顾刚来时,连吞咽口水都费力,陆则衍守在床边测了三天血压,每次记录都在末尾画个笑脸,说“让老顾翻病例时能看见”。她把纸条递过去时,陆则衍正好写完一段,屏幕上的文字还带着未消的光标:“……老顾说‘想自己喝一碗粥’时,舌象显示苔腻渐退,同步监测的吞咽功能评分提升了12分——中医的‘胃气渐复’,原来能和西医的指标一起生长。”

“写得太温柔了。”苏怀瑾的下巴搁在他肩上,能闻到他白大褂上淡淡的消毒水混着薄荷香——是她昨天给他喷的,说“写东西时闻着清爽”。屏幕上的序言已经快收尾,她逐行读过去,看见熟悉的案例被揉进文字里:小周的疏肝茶对应“肝郁气滞与自主神经调节”,老王的陈皮茯苓糕关联“痰湿与代谢指标”,甚至提到甘肃当归田的老杨:“他能从当归断面的油润度判断品质,我们用检测仪验证——传统经验从来不是玄学,是未被量化的科学。”

直到最后一段,她的指尖顿住了。光标在“从初心到白头”后面闪烁,陆则衍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指腹泛着薄红。“太肉麻了。”苏怀瑾伸手想去按删除键,手腕却被他轻轻按住——他的掌心温热,虎口处有常年握听诊器磨出的茧,蹭得她手腕发痒。

“这才是真的。”陆则衍转头时,鼻尖差点碰到她的额角,“读者看病例,是想知道怎么治病;但他们翻到序言,或许想知道我们怎么把‘中西医’过成‘我们’。”他点开文档里的附录,“中西医指标对应表”的标题下,每一行都用红笔标着“苏怀瑾辨证+陆则衍验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对应“bI>24且腰围超标”,旁注“案例:李姐,干预3月后舌齿痕变浅,腰围减2”;“脉象滑数”对应“心率>90次\/分”,标着“需排除运动后因素——苏怀瑾提醒”。

苏怀瑾的耳尖微微发烫。这张表是他们花了三个月整理的,有次为“舌苔白腻是否对应甘油三酯偏高”争到深夜,陆则衍翻出200个病例数据,她则找出《临证指南医案》里的相关记载,最后在表格旁画了个握手的小人,是陆则衍画的,笔触笨拙却认真。

“你看落款。”陆则衍指着表格末尾,“苏怀瑾+陆则衍”的名字并排写着,‘联合版权’。”他笑着把她的手从鼠标上挪开,指尖在“白头”两个字上敲了敲,“就像这表格里的辨证和数据,少了哪个都不完整——序言也一样,少了‘白头’,就少了我们最真实的样子。”

窗外的薄荷被风吹得轻晃,药香漫进诊室。苏怀瑾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突然想起陆则衍第一次帮她整理国际论坛资料时,在“整体观”旁边贴了张便签:“查了外文文献,‘holisticdie’最贴切——附10篇参考文献索引”;想起他给她的辨证报告做数据统计时,总在“舌象描述”后面留空,说“等你填完我再录入系统”。那些藏在专业里的温柔,原来早被他写进了序言。

后来这本书出版时,有位老中医在书评里写:“最动人的不是‘舌苔白腻对应甘油三酯偏高’的精准,是序言里‘把病例写成生活’的坦诚——当铜药碾的纹路和听诊器的频率能在文字里共生,就知道这对医生不只是同事,是真的把日子过成了药方,有君臣佐使,更有回甘。”

苏怀瑾把那篇书评剪下来,夹进自己的那本《临床手记》里。翻开时,总能看见陆则衍在序言末尾补的一行小字,用铅笔写的,像怕被人看见:“给怀瑾——你的辨证里有生活,我的数据里有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