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 第187章 无线和亚视一起收购又何妨?

第187章 无线和亚视一起收购又何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87章无线和亚视一起收购又何妨

傍晚6点20分,金庸站在半岛酒店“云轩”包厢的落地窗前,望着暮色中的维多利亚港。

对岸中银大厦的轮廓在渐暗的天色里若隐若现,海风轻轻拂动窗帘,却难以抚平他心中的波澜。

《明报》大篇幅报道辉远传媒以1亿港元收购他14部小说版权,以及270亿投资横店影视基地后,在市场上掀起了波澜。

如今,东南亚金融危机肆虐,香港股市一片惨淡,股票平均下跌10%-20%。

企业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们人心惶惶,整个金融市场被阴霾所笼罩。

可就在这一片低迷之中,《明报》股价却逆势大涨20%。

这一异常的股价波动,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也引来无数的质疑声。

竞争对手们冷言冷语,暗示金庸的个人版权交易和《明报》并无实质性关联,《明报》却借此大做文章,背后或许存在资本操控。

也有人赞叹金大侠手段高明,单是《明报》市值的增长,就早已远超1亿港元的版权收入。

金庸正沉浸于纷扰的思绪时。

顾俊辉乘坐的黑色奔驰s600防弹车驶入半岛酒店的环形车道,停在了汉白玉台阶前。

这座矗立于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的半岛酒店,自1928年落成便成为香港的地标建筑。

其以哥特式尖顶与米白色外墙闻名,坐拥维多利亚港的绝美景观,素有“远东贵妇”之称。

酒店楼高21层,自开业以来便是政要名流的汇聚之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途径香港时曾下榻于此。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港时也选择在此入住,中英谈判期间多位首脑的身影频繁穿梭于此。

作为香港顶级社交场,邵逸夫、霍英东、李嘉诚等商界巨擘皆是这里的常客。

他们常在此品茶论商,于茶香氤氲中谋划商界风云……

顾俊辉踏入酒店旋转门的瞬间,便被挑高穹顶下的璀璨水晶吊灯吸引。

意大利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来往宾客的身影,空气中浮动着若有似无的高级香氛,波斯地毯与廊柱间陈列的艺术珍品诉说着百年底蕴。

长廊里往来宾客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尽显名流风范,衬托出这座酒店沉淀的奢华与厚重。

在侍者的引领下。

顾俊辉推开“云轩”包厢的雕木门,茶香混着檀香扑面而来。

金庸身着藏青色唐装,正站在落地窗前眺望维港夜景。

“金老,实在抱歉,让您久等了。”

金庸转过身:“顾先生言重了,咱们约的6点半,此刻才6点20分,倒是蔡澜和黄霑那两个老伙计,每次都踩着点来。”

“金老,您唤我俊辉就好,顾先生听着生分。”

金庸爽朗大笑,目光落在顾俊辉年轻坚毅的面庞上。

“好!好个俊辉,看着你这般意气风发,倒让我想起年轻创业时模样……

快请坐,尝尝这刚沏的普洱。”

一旁的侍者捧着青瓷茶盏上前,沸水注入时,茶香四溢。

侍者斟完茶悄然退去,顾俊辉端起青瓷茶盏,望向对面的金庸。

老人虽已七十有余,藏青色唐装下的身形依然挺拔,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矍铄。

“金老,上周一见就觉您气色极佳,今日更显矍铄。”

金庸笑着摇头。

“这几日旁人见我,都说我越发意气风发。《明报》股价逆势上扬,成了众人口中的‘一枝独秀’。

说起来,还要托俊辉你的福。

不过那篇报道会不会有些过头了”

顾俊辉爽朗笑道:“金老多虑了!辉远传媒本就以香港为跳板进军海外,这波报道来得正是时候。

港城民众提前认识了我们,相当于省了千万广告费。”

金庸轻叹一声:“能得你体谅就好。在资本市场闯荡,有时候身不由己……”

“确实,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有时候也身不由己,特别在不是完全控股的时候……

但这次的报道,着实让我们辉远传媒的知名度在香港一下子就打开了。

像周星驰下周就要带队到京城来,和我们谈《少林足球》这部电影的合作事项。”

“少林足球”金庸微皱眉道,“和尚踢球

这.”话未说完,他忽而想起92年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

那部对原著大胆改编却意外成功的影片,反倒将他笔下的角色推向了更广阔的观众群。

顾俊辉解释道,“想着以功夫元素融入足球竞技,既有喜剧张力,又有视觉冲击。”

金庸神色转为认真:“只是这题材少林乃佛门重地,如此演绎,恐对其声誉有影响。”

“金老一语中的!确实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后续我们要与少林寺沟通协调。

您考量细致!

待辉远传媒在香港扎根时,我想聘请金老担任公司顾问,常为我们把把关。”

金庸看着顾俊辉期盼的眼神,“哈哈!俊辉如此信任,我定当尽力。

把蔡澜、倪匡、黄霑也都拉来,咱几个老家伙凑一起,保准能为你造出不小的声势。

到时,你的传媒王国在香港顺风顺水,我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

在金庸和顾俊辉谈论时,蔡澜与黄霑还堵在赶往半岛酒店的路上。

此时加连威老道上车流如织,密麻的车灯在暮色中连成闪烁的光带,车辆如蜗牛般挪动。

蔡澜看着停滞不前的车流,忍不住埋怨:“霑哥,本来说提前一点出门,你看这都快六点半了,铁定迟到。”

黄霑靠在椅背上。

“多大点事老金又不会怪罪。要不是你非拉着我,我才懒得凑这热闹。”

他撇了撇嘴,“无线买小说版权,只挑《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这种大热的,一部才给几十万港币。

14部小说里,又有几部是这样的经典

就算全打包,1000万港币顶天了。即使把年限拉长,撑死也不要3000万。

现在冒出个一个亿的天价,《明报》股价还跟着大涨,这里面指不定有什么资本运作的猫腻。”

“别瞎揣测老金!我专门问过,辉远传媒那一个亿是实打实买的20年版权。

金庸做事向来谨慎,没把握的事绝不会做。”

黄霑嗤笑一声:“还有那270亿投资横店的消息。横店那地方,能和京城、上海比

就现在内地的情况你还不了解,哪怕是首富,恐怕连27亿都没有。

更别说270亿了!”

“霑哥,金庸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

他既然愿意牵线搭桥,说明对方实力不容小觑,咱们还是别小瞧了。”

黄霑哈哈一笑:“怎么会小瞧不过是理性分析罢了。一个亿版权费、270亿投横店,搁谁听着不觉得悬

既然老金说是条‘过江龙’,那咱们今晚就会会这从大陆来的猛龙。”

……

晚上7点,“云轩”包厢内水晶吊灯璀璨。

当侍者打开罗曼尼康帝的木匣,馥郁果香瞬间漫溢。

“好家伙!这可是酒中宝石。”蔡澜盯着瓶身上的酒标,“年份是比顾先生的年纪都大。”

顾俊辉接过醒酒器:“1961年的罗曼尼康帝,能与三位前辈共饮,才不算暴殄天物。”

琥珀色的酒液在水晶杯中流转,映得满桌鲍参翅肚都黯然失色。

金庸端起描金骨瓷杯,黄霑举杯碰向其杯沿,戏谑道。

“老金难得破戒!往常这时候,你早该回去休息了吧”

蔡澜也跟着打趣:“上次去老金家,见他连肉都不吃,整日吃素,今天居然为顾先生破了酒戒!”

金庸笑骂着:“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不过俊辉今日这般心意.”

他望向顾俊辉,眼中满是欣赏,“这年轻人,着实让我惊喜。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如今港城子弟少有的气势、远见,还有家国情怀。”

黄霑饶说道:“能得老金这般夸奖顾先生年纪轻轻,倒是勾起我们的好奇心了。”

“蔡叔、霑叔叫我俊辉就好。”顾俊辉放下酒杯。

“香港是辉远传媒的桥头堡,未来我们要在此深耕。辉远不只是做生意,更要将华语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推向海外。

这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自由港,正是我们踏出国门之地。”

蔡澜和黄霑对视一眼,前者抚掌笑道。

“口气不小!不过文化出海,可不是嘴上说说。既要人脉、实力打底,更得抓准时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