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朱高煦:姚广孝来一趟大汉,我成大明太子了?(1 / 2)
朱高煦有些惊讶的看着朱瞻壑,其实他对朱瞻壑的期望就是守住他打下的这些疆域,将这些疆域彻底转化成为大汉疆土。
然后朱瞻壑重视科技发展,重视他定下的政策,沿着他定下的方向去走,就可以了。
朱高煦着实没有想到,朱瞻壑竟然有着这样的想法与大志。
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日月山河永在,江山永在?
朱高煦笑了,笑得无比的释怀与欣慰,无比的高兴。
“好小子,有这样的志向,可以,既然你想到了这些,我支持你去做。
你的那些弟弟,看来是我担心多余了,你能有如此志气,很是不错。”
朱高煦丝毫没有去打压朱瞻壑的想法,什么稳重的来,有这样的志向,就去实现,就去做,他是绝对支持的。
这个世界太大,他也不可能全部打下来,他即便可以从系统里面兑换丹药嗑,时间也不够。
他留下的底子足够了,哪怕就是以朱瞻壑如今的能力,他都不会有任何担心,更何况后面朱瞻壑还会有进步。
毕竟如今的朱瞻壑还稚嫩了些,等后面再度成熟,他更是没有什么担心。
原本他还以为他停下了战事,大汉的疆域也就差不多到顶了,如今看来,大汉的疆域,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呢。
朱瞻壑只是坚定的点点头,神情无比的认真。
其实这些他大可以不用说,如今说出来,还容易朱高煦觉得他好高骛远。
但他不怕,他也确实想要这样做。
他也没有想过超过朱高煦,但他也不想让自己差得太远,毕竟他是朱高煦的儿子,嫡长子,朱高煦又倾注了不少心血在他身上,他也想要证明自己,自己绝对不差。
父子两人聊了许久,朱瞻壑才离开。
看着朱瞻壑下去的背影,朱高煦不再去想,随即让人叫来朱瞻圻、朱瞻坦。
当两人到来,朱高煦直接来到地图前,画出两块地方,随即告诉两人这是他们的藩地。
朱瞻圻的藩地为帖木儿帝国西部,靠近里海一侧,西连小亚细亚等地,东至阿萨西亚、格兰等地。
朱瞻坦的藩地则为原本的巴赫曼尼苏丹国的普拉蒂斯塔纳以南,包含维查耶纳伽尔、俱蓝国、潘地亚国在内,以及吉吉拉特国东南沿海之地。
两个人的藩地,朱瞻圻可以向西发展,那里是东欧之地,只要到了黑海一带,发展方向极多。
朱瞻坦的则是有着两大港口,靠阿拉伯海,只要海军发展得好,也可以对非洲那里进行发展。
哪怕朱瞻坦不向外发展,依靠着沿海之地进行发展,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至于人口,等后面进行迁移填充之后,都是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的。
朱瞻圻与朱瞻坦看着朱高煦为自己划分出来的藩地,一时都有些迟疑。
他们没有想过,朱高煦还会把他们放出去,尤其还是让他们出去就藩,这就算了,他们两个人的藩地,都不小。
放在大汉,这都相当于几个省的地方了。
就这么大一块地方,朱高煦让他们过去,就不怕朱棣或者朱高煦自己的事情再度重演吗?
之前朱瞻圻几人都是有过疑惑的,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
出去就藩吧,朱棣的靖难,朱高煦在外面弄出一个大汉,似乎将就藩的路堵死了。
而要是让他们只做一个富贵王爷,其实他们心中都是有些不甘的。
如果他们只是平凡人,享受富贵一生,他们会很乐意。
但他们偏偏都学了一身本事,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朱高煦的儿子。
他们是真不想平庸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大汉百姓都在为大汉做贡献,他们身为朱高煦的儿子,也想为大汉做一些什么的。
如今朱高煦这样让他们出去就藩,两人一时都很是不敢相信。
朱高煦看着两人的样子,随即也是给两人解释起来。
安抚之后,朱瞻圻与朱瞻坦都没有任何意见的接受了。
两人一番保证着一定以大汉为重,一定发展好藩地,一定不给朱高煦丢脸,朱高煦听得也很是欣慰。
至于这些是不是真的,他相信是真的,只要朱瞻壑在,朱瞻壑能够压得住这些人。
而且他的路子已经充分说明了,往外面打,天地更加广阔。
朱高煦与朱瞻圻、朱瞻坦聊了许久,将一切嘱咐清楚后,才让两人下去做好准备。
夜幕降临,朱高煦来到寝宫,韦婉芸却是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芸妹,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了?”
朱高煦看着韦婉芸一个人哭泣着,顿时一惊,顾不得疲惫,当即来到韦婉芸身旁安慰着。
良久,韦婉芸才出声。
“王爷,我知道老二他们总有一天会离开身边,但现在是不是太早了。
老二如今才十八,老三才十六,你就让他们去藩地,还去那么远。
当初我们离开大明是没有办法,但现在老二老三他们和我们的情况又不一样,怎么就这么快让他们出去了。
我知道这些事情我不能插手,但我心中不忍。
让他们再留一段时间可好?”
韦婉芸近乎哀求着朱高煦,她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不想这么早就让朱瞻圻与朱瞻坦出去。
这也是一种无奈,身在帝王家,长大之后,万般不由人。
韦婉芸也没有想过将两人一直留在身边,那不现实,她只是想两人再留一段时间,她想好好陪陪自己的儿子。
朱高煦闻言,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皱眉沉思着。
韦婉芸的想法,他知道了,但这事,又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他也不想这样,但没有办法,大汉的疆域不断在扩大,远的那些地方,交给其他人,他是真的不放心。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世代忠于大汉的。
他其实也不怕有人反叛大汉,但他怕的是有的人想要割据一方,想要自己立国,将那些疆域再从大汉分离出去,独成一国。
自己的子嗣出去,哪怕后面真的发生了那些事情,起码是大汉内乱,无论是谁笑到最后,最终都会再次统一,不会让他打下来的疆域,又分割出去。
因为同是朱家人,名义上必然都是属于大汉的,也是属于大明的,上位者为了自己的大统,必然会竭力将那些疆域全部纳入,不会容许有分割。
也正是因为都是朱家人,无论怎么变,一个整体是无法变的,哪怕真的陷入其他王朝末期那样的内乱,但只要再出一个雄才大略者,就会再次统一。
如今他打下的许多地方,都有着丰富的资源,那些都是以后发展科技之时必然会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