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萧绎:骨肉相残(2 / 2)
但这么一折腾,襄阳实力受损严重,短时间内无法再对荆州造成威胁。
萧绎一看王僧辩果然有水平,想到鲍泉带着那么多人出去,竟然搞不定一个小小的长沙城,实在是没用,于是他任命王僧辩为平南将军,同时列举了鲍泉的十条罪状,让王僧辩去前线接手指挥工作,顺便把鲍泉抓起来问罪。
萧绎列出的这些罪名大都是凑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鲍泉打不下长沙。其实对王僧辩来说,鲍泉更大的问题是关键时刻出卖朋友。为了避免被人指责公报私仇,王僧辩特意请萧绎派中书舍人罗重欢跟自己一起去,罗重欢负责逮捕鲍泉,他负责接管部队。
王僧辩接手之后,一改之前不紧不慢的进攻风格,在长沙城外修筑起土山,居高临下日夜不停地向城内发起攻击。
长沙城的城防压力陡然增加。
萧誉虽然出身皇族,但自幼就喜好弓马,武力值还不错,加上又能够抚恤士卒,很受部下爱戴,所以长沙之前虽然被围了很长时间,守备依旧很严密。可惜现在王僧辩的攻势太猛,城里的守军每天都在减员,如果没有外援的话,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三弟萧詧那边元气大伤,一时半会儿指望不上了,其他势力也不好插手萧家的内斗,萧誉内外交困,几乎陷入了绝境。就在他无计可施之时,突然得到消息,他的六叔邵陵王萧纶已经离开江东到达郢州,距离湘州不太远。
萧誉跟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派人去向萧纶求救。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萧纶的情况。
台城被攻破之后,萧纶首先退守到东扬州的会稽郡。东扬州是吴越的核心区域,北起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南至晋安(今福建省福州市附近),土地丰沃兵精粮足,民众反对侯景的意愿也很强烈,是个非常好的反攻基地。
可惜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啥本事都没有,大敌当前,天天只想着饮酒作乐,军事方面都放手交给了副手司马留异,而这个留异为人凶残狡诈,只想着趁机捞好处,别的什么都不管。侯景派宋子仙等人攻打吴地其它州郡的时候,萧大连和留异一直在边上看热闹,一个援兵都没派。
随着外围的吴郡、吴兴郡、富阳、钱塘接连失守,战火已经烧到了东扬州的边上。萧纶觉得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东扬州肯定也守不住。
现在东扬州以及吴越地区的将领都看不惯萧大连的所作所为,心里都向着萧纶,但这也导致萧大连对萧纶产生了疑心,甚至暗地里打算下黑手除掉萧纶。所以现在摆在萧纶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从萧大连手里把东扬州的军政大权抢过来;要么离开东扬州,另找根据地。
如果萧纶决定夺权,成功率虽然很大,但势必会导致叔侄之间反目成仇,萧纶现在的价值观无法接受这种局面,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带着部下离开东扬州。
可惜在当时那种局面下,萧纶的选择客观上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离开没多久,宋子仙就打到了会稽城下。萧大连见势不好,直接弃城而逃,而留异不仅没有留下来坚守,反倒主动当了带路党,带着敌军一路追到信安(今浙江省衢州市附近),活捉了萧大连。
萧纶带着部下一路向西,寻找新的根据地。西边虽然没有吴越地区富庶,但这里是南梁的腹地,在战略纵深方面更有优势。
萧纶到达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的时候,江州刺史寻阳王萧大心打算把江州让给他。萧纶不想占侄子的便宜,继续沿着长江西上。
到达江夏的时候,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听说萧纶过来了,特意领着部下出城迎接。
萧恪是萧衍八弟萧伟的儿子,论起来算是萧纶的堂兄。他见到萧纶之后,当即要把郢州刺史的位置让给萧纶。
萧纶又拒绝了。他的目的是组织大家共同对付侯景,而不是偏安一隅当个割据的藩王。况且没有朝廷的正式任命,随随便便就自称刺史也不合规矩。
虽然萧纶没有接郢州刺史的位置,但他决定暂时留在郢州不再走了。郢州往西是湘东王萧绎的地盘,而萧绎生性多疑,萧纶担心产生误会。
得知萧誉正在被萧绎围攻的时候,萧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很想去救萧誉,无奈自己的部队一路奔波两千多里,人马疲惫,军粮也严重短缺,更主要的是,他完全不能接受家族内部拔刀相向。
他给萧绎写了一封信,苦劝萧绎以大局为重,在当前社稷危难的时候,千万不可自相残杀。所谓天时地利,不及人和,手足肱支,岂可相害?纵然萧誉有过错,他毕竟是你的晚辈,你作为叔叔还是大度一点儿好。如果你对萧誉下死手,雍州的萧詧肯定会引魏兵入境以求自保,那时候内有乱党,外有强敌,咱们内部还不团结,整个国家就彻底没救了。
没多久,他就收到了萧绎的回信。萧绎完全不听劝,一点儿退兵的意思都没有,坚持要先灭萧誉,再去讨伐侯景。
萧纶把信扔在书案上,不禁涕泪横流,慨然长叹道:“天下之事,竟至于此!萧誉败后,萧绎的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我了吧。”
萧纶的预感很正确。两个月之后,萧誉终于没有顶住王僧辩的强大攻势,长沙城被攻破,他本人也被活捉。萧誉本来还想见萧绎一面,无奈萧绎根本就不给他机会。萧誉被当场处死,传首江陵。
平定湘州之后,萧绎简单休整了一段时间,马上又派王僧辩领兵东下,直奔郢州,号称要接萧纶去江陵。
萧纶知道这是冲自己来了。
他也实在有点儿气不过,给王僧辩写了一封信,指责王僧辩先杀萧绎的侄子,又来讨伐萧绎的六哥,以此求荣,就不怕被天下人指责么?
王僧辩很郁闷,心说任务都是领导安排的,我就是个干活儿的,担得起这么大的罪名么?他不想背黑锅,派人把萧纶的信送给萧绎。
萧绎一看萧纶已经把事情挑明,自己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他下令王僧辩不用废话,先拿下郢州再说。
眼看一场恶战几乎不可避免,萧纶把部下们召集到一起,对大家道:“我准备兵马,本来是想讨伐侯景,无奈萧绎一直认为我要跟他争夺天下。现在荆州兵马已经杀到了城外,如果闭城据守,城内粮草不足;如果真的出战,又会贻笑千载。为了大局,我决定主动退出,把郢州让萧绎。”
众将都懵了,人家都打上门了你竟然还想着退让,天下哪有这种道理,邵陵王你也太好欺负了。大家义愤填膺,都要求出去跟荆州兵决一死战。
萧绎不同意。他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意跟自己的兄弟刀兵相向。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亲信从北门顺江东下,离开了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