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传旨(2 / 2)
“陛下!陛下!”
只见皇帝嘴角还渗着血,而人已晕了过去。洪公公忙一边将他扶着躺下,一边让夏荀急忙去请御医。
一时之间,行宫内是一片忙碌。侍女们端着盆进进出出,随行的几名御医也都急着赶来给皇帝把脉诊治。夏荀也是严令玉泉宫只许进,不许出,同时与梁公公一起加强了行宫的防卫布属。
随行的官员们都纷纷聚集到了寝宫外候着。
由于之前便已让太子监国、唐相辅政。所以这次随详嘉帝来玉泉宫的官员里大都是些闲散官员。其中职位最高的,也就是内史令杨大人。叫他随行,也是怕万一有什么召令需要发布,而内史便是主要负责皇上召令发布的。
过了许久,连范忠从从郢都赶了过了。与一众官员们都候在门外。这时门终于开了。洪公公刚一出来,众人都围上前询问皇上的情况如何。
洪公公也没多言,而是让众人先回去。只是让杨大人与范忠随他进去。
一见皇上发话了,这些官员也都只好回到住处等候消息。
当两人进到里边一看,只见详嘉帝躺在榻上,双眼微睁。身前的被子上还有着些许血迹。
侍女宦官们还正要更换时,却见他无力的抬起手摆了摆道:“你们都下去吧!”
洪公公知道这是陛下有重要的事要说,于是忙让这些人和御医都退了出去。
随后的寝宫里便只剩下了皇上、夏荀、梁公公、洪公公、范忠和杨大人。
随着详嘉帝的示意,洪公公忙将那封密折交给杨大人。
他接过来一看,只见这上边还沾着些许血迹的密折上写的是,监正司经官查发现,西梅山庄乃是四年多以前,太子府詹士的内弟从一富商处购得。而契约上不仅包含整个山庄,还有周围一大片地。总购价为十二万两银子。并且这太子府詹士的内弟也于三年多以前便失踪,这詹士也在三年前离开太子府不知所踪。
看到这上边的内容,杨大人也不由的额上渗出了冷汗。
这时便听皇上有气无力的问道:“你看明白了吗?”
这杨大人自然也是为官多年,又身居内史令,自然对朝中之事也算是了如指掌。他一看这密折的内容也能猜出七七八八啊!
一个太子府詹士和他的内弟,那有可能能有十二万两银子来买这么大一座山庄。而且还将周边的地一块给买了,很显然就是不想暴露这山庄是干什么的。而这当事的两人又先后都失踪了,想来应是利用完后,为了保密而给灭了口啊!
这样的大手笔和这样的事,恐怕也只有太子才能做得出来啊!虽然这些证据还不能直接证明就是太子豢养的这些杀手,可这些证据都很明显的指向太子啊!
可杨大人虽然看明白了,却也不敢直言。面对着皇上的询问也不敢直说。
看着他详嘉帝也没为难他,而是缓缓的朝范忠问道:“你查的这些事都属实吗?”
范忠忙道:“陛下!臣所查之事绝对属实。只是单凭这些还并不足以证明这个山庄就是…。。!”
不待范忠说完,详嘉帝便打断道:“这个朕知道,但太子也难脱嫌疑。如若再让其监国,只怕日后朝臣多有微词!”
详嘉帝想到想后对杨大人说道:“替朕拟旨。”
洪公公忙取来圣旨和玉玺,并让杨大人提笔。
这时详嘉帝缓了缓才慢慢的说道:“令康王暂代太子监国,唐相辅之。太子圈禁在府,不得外出、也不得他人探视。待朕回京后,再作定夺!”
根据皇上的意思,拟好旨后,洪公公又盖上的玉玺。皇上又缓缓的说道:“此事不宜外宣。就由你即刻返回郢都,当面向康王和唐相宣旨吧!”
“是!臣尊旨!”
杨大人也不敢耽误,接旨后,便立即带着内史左都御和两名护卫,便下了玉泉山快马加鞭的直奔郢都而去。
离了玉泉山没多远,便又到了青竹林那儿。想起一天前在这里的那场厮杀,身为文官的杨大人心里多少还有些余悸。也是催马快行。而此时也已是快到黄昏时分了,他也希望能够早点赶着回去。要不唐相、康王都睡了,到时再去将他们叫来传旨也麻烦。
可就在此时,几乎就在皇上遇刺的同样地方,前方大路中间一个戴着斗笠,肩上还扛着一把剑的人,背对着他们拦在了路中央。
“吁!”
两名护卫一见,忙上前喝道:“什么人!还不快快闪开!”
那人也没回头,而是依旧背对着他们说道:“你们又是什么人?凭什么叫我让开啊!”
两护卫一见,也怕是来者不善。于是都抽出刀来,其中一人催马上前两步喝道:“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还不快快闪开!误了事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呵呵!什么人,这么大口气啊!”
看着那人依旧背对着他们,根本没有让的意思。那护卫拔出刀来指着其后背再度喝道:“这是内史令杨大人!还不快快让开!”
那人一听这话,忽然笑道:“原来是杨大人!我等的就是你!”
话音刚落,便见那人身形一晃,急如闪电的突然转身便朝那护卫飞袭而来。只见寒光一闪,那护卫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便惨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