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直接说你吃醋了(1 / 2)
散会时,赵恒熙迅速收拾文件,试图避开傅闫。
但他早有准备,在她走到门口时轻轻拽住她的手腕:“恒熙,关于老兵访谈的名单——”
她像被烫到般缩回手,文件袋里的资料散落一地。
傅闫弯腰去捡,指尖触到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战士穿着旧军装,怀里抱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是赵恒熙和她祖父的合影。
“对不起。”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沙哑,“那天在包厢,我不该……”
“别说了。”赵恒熙猛地抢过照片,塞进文件袋,“工作上的事,邮件沟通。”
她转身时,发丝扫过傅闫的手背,原来来新闻司工作这几个月,赵恒熙的短发已齐肩。
三天后,赵恒熙站在干休所病房门口,手心里攥着傅闫发来的访谈提纲。
房门突然打开,穿白大褂的护士推着输液车出来:“是赵姑娘吗?傅司长已经在里面了。”
赵恒熙微笑点头,侧身让护士出去。
只见病房里,傅闫正伏在床头柜上,给卧床的老兵调整话筒角度。
阳光从百叶窗漏进来,在他肩头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听见脚步声,傅闫抬头,眼底闪过一丝惊喜:“爷爷醒了,刚说要给我们唱《华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赵恒熙的喉咙突然发紧。
病床上的老人戴着军功章,面容清瘦却精神矍铄,正是她祖父的老战友李长贵。
傅闫递来温热的搪瓷杯,里面泡着她最爱的胎菊:“知道你晕车,早上让食堂煮了小米粥。”
访谈进行得比预想顺利。
李老先生指着床头的皮影人偶:“当年在坑道里,班长用树枝在地上画脸谱,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说女人都能上阵,咱老爷们更得守住阵地。”
赵恒熙的记忆仿佛回到幼儿时光,眼泪不自觉泛出眼角。
傅闫默默递过纸巾,指尖轻轻碰了碰她颤抖的手背。
这次,她没有躲开。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恍惚间,赵恒熙仿佛回到二十年前的深秋,祖父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用布满老茧的拇指擦去她的眼泪,给她讲上甘岭的月光。
纪录片的国际版剪辑在新闻司通宵进行。
赵恒熙盯着屏幕上李爷爷抚摸皮影的画面,突然发现傅闫在背景音里加入了《劝和歌》的片段,苍凉的唱腔与老兵的哽咽重叠,竟意外地和谐。
“这里需要淡入洛市古桥的镜头。”她指着时间轴,“桥栏上的和平鸽浮雕,能呼应‘非遗里的和平’主题。”
傅闫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她初入新闻司时,为了一个镜头的细节和他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在加班时默默给他带了份热姜汤。
此刻她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却比任何时候都耀眼。
“恒熙,”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那天我……”
“先工作。”赵恒熙打断他,却把自己的保温杯推过去,“你的胃溃疡又犯了吧?喝口热姜茶。”
傅闫眼睛一亮,接过她的保温杯,此刻的心和杯里的水一样,暖暖的。
凌晨三点,样片通过终审。
程筱语发来消息:“国知名历史博主转发了预告片,说‘看到了超越意识形态的人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