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 第640章 证据对范有尘不利

第640章 证据对范有尘不利(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范小野急得直流泪,她就这么一个弟弟啊,范家还得靠他延续香火。

要说范有尘,这孩子今年已经20岁了,因为大风停课的关系,他71年的时候,才在县里中学把高中插班读书,也办理了上山下乡落户到了新村。

不止他一个,新村的适龄青年,方平安一股脑的全给安排了,逼也得逼着去把高中文凭给啃下来。

这个年头中小学实行“复课闹GM”,学制缩短(初中2年,高中2年)。

学校管理由“工宣队”“贫宣队”主导,ZZ表现重于学业成绩。

下放人员及知青子女按就近入学原则分配,但需通过政治审查。

知青本人若年龄较小≤18岁,个别地区允许插班续读,但需公社批准。

家庭成分需为“贫下中农”或“革命干部”,范有尘的成分悬了点,他是跟着范小野逃荒来的,所以是贫下中农,但在四九城为了读书,落户到了陈大发的户口

但陈大发是白狗子旧军人,还坐过牢,是标准的“黑无类”,这就有点麻烦了。

为了新村的这些孩子们上学,方平安那是操碎了心。

崔书记这边自然不会为难方平安的,插班读小学的一律绿灯放行,管你是什么成分。

但县里就不好说话了。

方平安给县割尾会送了斤肉!

直接拿肉砸!

你说腊肉硬不硬?!

又跟县中学那边谈,一个插班学生一年100斤腊肉!100斤土豆!100斤咸鱼!

正常能够入学的方平安自然不必操心,但新村这边下放人员多啊,各种乱七八糟成分的也多,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要不是捐楼太过于夸张,方平安都想直接捐一栋楼,直接叫做新村楼,从根本上解决新村适龄青年读书的问题。

割尾会松口了,斤腊肉啊,压的实实的那种,况且人家只是要读书,而不是回城工作机会。

要说给成分有问题的回城名额以及城里县里的工位,那他们是不敢。

但只是读书的话,这年头又不可能考大学,混个文凭而已,这个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所以,新村适龄青年一股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给我读去!

不仅如此,去县里中学读书的那一批学生,新村直接在县派出所旁边买了一栋民房,吃住都在那边,不住校,免得跟其他孩子有冲突。还安排了专门的宿管,有事直接找旁边的派出所,免得麻烦。

并且半天上课半天务农,给学校种土豆,其他的不说,新村人种土豆那是一绝。

71年全国薯类单位产量为321斤每亩,但崔村公社现在最起码可以保证亩产530斤一亩,农科院分院那边稍高,可以做到657斤一亩,而新村则是特殊情况,可以做到3200斤一亩。

这些在那儿读书的孩子给学校种土豆,学校能不开心吗?

1、不占用学校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2、不占用县里的招工名额;

3、县割尾会审批通过;

4、一个学生给学校带来多少粮食和肉啊,足足300斤!

5、他们还给学校种土豆!

他们种土豆可不是别的孩子那种随便糊弄两下就完事儿的,那种稀稀拉拉的亩产量有200斤就算不错的了,聊胜于无。

新村种土豆那是有规划,有组织的,农科院分院送种子,每天来专家给指导,方平安还暗戳戳一周给浇一次强化药剂稀释的水,保证无病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