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这些人借我一用,可否?(1 / 2)
西峪村是崔村公社最远的一个村子,也是最贫困的,因为这个村子在燕山山脉深处。
东山顶峰海拔570米,能够看到德胜门城楼、北京电视塔,百善机场,首都机场等景观,从村往北走到石场子北顶,海拔760米,能够看到燕山全部景观,银山塔林,绿色长城,十三陵景观尽收眼底。
以方平安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好地方,风景无限好,视野广阔,又幽静。
但在这个年头,这可没啥度假村农家乐旅游景区的说法。
村子在山里头,路也不好走,耕地也不多,多数是果林。
在这个必须要交公粮的时代,那自然是发展不起来。
新村虽说在军都山,但算起来是在山脚下,就这出门一趟去四九城也得花上5-6个钟头。而西峪村离着新村虽然直线距离只有四五里路,但是在山上,那爬起来更累人。
而赵研究员跟着几个农科院的老教授,不知怎的得罪了人,在62年底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被打成了“走Z派”……
他们一群只知道扑在田地里搞农业研究的怎么是“走Z派”?
反正已经被打倒了,最后就被下放到崔村公社劳动改造,最后挑的当然是这个最苦的山里的村子,就他们这些知识分子,想跑都没地方跑。
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跑去山里那就是喂狼。
而下山,不好意思,只有一条土路直通真顺村与香堂村,再
再说了,这个出门都要介绍信的年代,你让这些搞农业的知识分子跑哪儿去?
“你们农科院的老教授也在这儿?”方平安指了指后面的牛棚,又指了指桌上留下来一半的饭菜,别看赵研究员吃起来和饿死鬼投胎一般,但所有的饭菜规规矩矩留下了一半没动。
那自然是要留给后面牛棚里的人吃了。
赵研究员看看方平安,又看看崔书记,然后自卑的低下了头,不吭声,就在那儿点着头。
“崔书记,要不,让西峪村大队再给……”方平安寻思着都是熟人,见到了起码给人吃个饱饭吧?
其他事儿吃饱了再说。
但崔书记一脸的无奈:“方村长,这些人都是走Z派,是下放到咱们公社来劳动改造的。”
“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让西峪村大队给他做了两个菜,已经算是犯错误了。”
“你还想请牛棚里的人都吃饭?你咋不上天呢?你是想跟他们一起住牛棚是吧?”
他知道方平安有本事,一来就解决了一万斤的肉食问题,还找来了R日报的记者帮着公社(新村)写报道,而且从不麻烦公社。
他承方平安的情,你有熟人见着了,网开一面请他吃个饭这是人之常情。但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请全部牛棚的人吃饭,这是犯错误!
这是ZZ问题!
同情住牛棚的走Z派?谁敢啊?这方村长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没有合适的理由,他是决不能随便帮助这些人的。
方平安也无奈的挠了挠脑袋,赵研究员都饿成了这个样子,后面的老教授们自然是更惨了。
见死不救?
那几年这些人可是帮着自己解决了兑换粮食交公粮的问题,更不说从自己鱼塘里打水人家还给大米白面,虽然赵研究员性子冷很傲娇,但本就是朋友啊?
更不说这些人一心扑在农业建设上,为了良种实验天南地北哪儿都肯去,方平安也很是敬佩,这些人可都是宝贝啊,不能放着不管!
大风停了以后建设国家还得靠他们啊。
“那,这些都是农业专家……”
“啥砖家不砖家的,都是走Z派,坏分子!”
“好好好,都是坏分子,但他们懂农业,懂农作物。”
“我要去燕山里找点植……野生农作物种子,拉他们去帮我干点活,这可以吧?”
方平安突然想到一个折中的主意。
崔书记想了想——拉去干活……这也不是不行,虽然说这些人也干不了什么活,但这个理由是没毛病的。
他还在犹豫,但方平安直接加码了。
“我找这些人帮忙,不说误了工分吧,但多少也得给西峪村补贴点,等会我去打一头野猪送过来,崔书记你看中不中?”
“……”
赤手空拳出来就想打一头野猪?野猪在哪儿你知道不?
不过崔书记认为这只是方平安找的一个借口,反正不管打没打到,也可以用他村里的物资抵扣嘛。
理由充足,公社也不亏,到时候分一点给西峪村大队,大家都说得过去。
那当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