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刘光天几人开小会(1 / 2)
“哦,是他们部分知青ZZ学习与思想教育的日常活动。一般就是组织学习一号着作,背诵语录,开展批斗会或者思想汇报会什么的。”
“通常以生产队或知青小组为单位,结合田间劳动间隙或者晚间举行。”
“除了在每个大队干活赚工分以外,有时候还得编排G样板戏,唱红歌,节日期间组织联欢演出,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和卫生知识讲座什么的。”
方平安和范小野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杨晓蜜和热巴说着知青点里的事情,于是就有点疑惑了。
“这崔村公社我也逛过了,公社食堂也吃过了,生活水平很低啊。”
“他们还有闲心思搞这些?”
虽然说这两年国内农业生产好上不少,但乡下情况始终是那个样子,只能说是饿不死人而已。
这批知青们,是不是有点太闲了?还有心思搞这些事情?
看他们一个个瘦不拉几的样子,明显就是营养没跟上啊?
有时间多赚几个工分不好吗?
杨晓蜜摇了摇头:“我们也聊了很久,除了每个大队和知青点的破事儿以外,所有知青就只关心两件事情,工分与回城。”
“他们搞得这个学习会实际上就是想在公社里图表现,让公社领导看到他们很积极。”
“每年县里市里来招工的时候,会有一个招工名额从这些积极分子中选出来。”
“那些知青图的就是这个。”
杨晓蜜和热巴也不傻,其他知青跟他们聊天,就是想套出新村的情况,以及新村知青的情况,看看会不会跟他们造成竞争和威胁。
哪些话能说,哪些不能说,他们几个门儿清的。
不过公社知青们稀罕工分情有可原,没工分就吃不饱,但对于新村的知青来说——
新村的工分是逐渐跟其他大队与公社一致,但伙食补贴是村里的内部福利,而且工分是内部结算,跟大队与公社没啥关系。
低工资高福利,方平安现在实施的就是这一套。
公账多了也是集体的,既然存银行也没啥利息,现在又花不出去,还不如提高大家的福利待遇。
而至于回城名额,工位。
新村不缺,知青们本就是跟着方平安一起下乡的,更不说杨晓蜜和热巴辞了工作,就是为了躲避风头。
而从街道办选出来的这些人,年纪都不算大,有部分家庭老人孩子还在城里的,他们跟着过来开荒从零开始,老人和孩子可受不了这个罪,至于说要不要接过来,等房子建好了再说。
一是知道方平安的能耐,跟着新村吃饱喝足没问题;
二是既逃过荒,也知道城里现在招工问题解决不了,跟着方平安不但可以落户,到时候还可以自己建房子有个家,平日里虽说攒不下几个钱,但是用工分兑换物资保障城里的家人吃喝不愁,那是能做到的;
而且选出来的这一批人手脚干净,懂事儿,勤快。
所以新村内部不会为了回城名额跟方平安闹腾,你拿回城名额去吸引他们,他们只会呵呵两声。
回城?
回啥城?
真以为吃上供应粮就万事无忧了?
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