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1小时相亲,我闪婚豪门 > 第750章 吾爱孟夫子

第750章 吾爱孟夫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轩逸言罢,许如兰站了起来。

“慕容少爷,下一个我来讲吧。”

自从上次聚会之后,许如兰硬是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啃下来了。

“好啊,许小姐。你要讲唐诗还是宋词?”

轩逸问。

“唐诗吧,我要讲李白的赠孟浩然。”

“很好,开始吧。”

轩逸言罢,许如兰开始滔滔不绝。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敬仰孟浩然先生,他那超凡脱俗的风度与才情,早已名扬天下。年轻时,他便毅然舍弃了高官厚禄与世俗功名;直到晚年,他依然隐居山林,与松云为伴,逍遥自在。他常常沉醉于明月之下,畅饮美酒至酣畅淋漓;痴迷于自然花木的芬芳,却从不为君王效力。孟浩然的高尚品格如巍峨高山,令我难以企及;我只能在此深深作揖,敬仰他清雅高洁的芬芳。

李白的《赠孟浩然》是一首风格独特的赠别诗,全篇以“慕”为魂,以“隐”为骨,在超脱的笔调中暗藏对友人精神境界的崇敬。与盛唐其他赠别诗的豪迈或哀婉不同,李白以“仙气”写“隐士”,将孟浩然的品格升华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符号。

开篇“吾爱孟夫子”直抒胸臆,奠定全篇的敬仰基调。李白以“风流天下闻”强化孟浩然的公众形象,而非私交细节,凸显其文化地位的崇高性。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既写孟浩然,亦暗含李白自身的精神追求。二人虽未深交,但李白在孟浩然身上看到理想化的自我,李白不愿屈从权贵,又沉醉于自然与艺术之美。这种“以他人写己”的手法,与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互文性相通,均以友人反衬自身品格。

“松云卧白首”“醉月迷花”等意象,将孟浩然的隐居生活诗意化。松、云、月、花等自然元素,既构成隐逸生活的场景,又成为精神品格的隐喻载体。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与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相通,均以自然意象承载人文精神。

“高山安可仰”以具象的自然物象(山)比喻抽象的精神品格(德),实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这种“以实写虚”的笔法,与李商隐《锦瑟》“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朦胧美形成对比,更显李白诗风的明朗与崇高。

“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等句,气势开阔,彰显李白一贯的豪放风格。这种对友人的高度赞美,与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形成精神呼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