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军械革新(2 / 2)
新式军械的推行,彻底触动了世家在兵部的最后根基。
叶明很清楚,要想让改革不可逆转,就必须将兵部的实际权力牢牢握在手中。
这一日,兵部紧急密报:北境三镇节度使联名上书,以"新甲单薄,不利御寒"为由,拒绝换装。
"好一个阳奉阴违。"叶明冷笑。这三镇节度使皆是陇西李氏旧部,分明是在试探他的底线。
"少爷,要请圣旨吗?"李天宝问道。
"不必。"叶明提笔写下一道军令,"传令北疆大营,暂停向三镇供应箭矢火油。"
半月后,三镇使者慌慌张张冲进兵部:"叶大人!边境告急,北狄游骑频频扰边,我军箭矢将尽......"
叶明慢条斯理地翻着军报:"哦?不是说新甲不御寒吗?怎么连箭也要换了?"
使者扑通跪下:"下官知错!求大人开恩!"
"回去告诉你们节度使。"叶明合上文书,"明日午时前不上请罪折子,就永远别要军需了。"
当夜,八百里加急的请罪奏折就送到了御前。
秋分这日,兵部举行首次全员考核。
校场上,从主事到书吏,全部参加军械辨识、兵法推演、粮草计算三科考试。不合格者当场革职,成绩优异者破格提拔。
"这不公平!"一个世袭主事摔了考卷,"我家三代为官,凭什么要和匠户子弟同考?"
叶明直接让侍卫摘了他的官印:"兵部要的是能臣,不是蛀虫。"
远处廊下,太子李君泽默默观望,对身旁心腹道:"传孤的话,东宫属官明日也开始考核。"
深夜的兵部档案库,一个黑影正在翻找着什么。
突然灯火大亮!
"找这个吗?"叶明举着一本密册从书架后走出,"记录各世家在兵部安插人眼的《蛛网录》?"
黑影转身就逃,却被埋伏的侍卫按倒在地——竟是户部派来协理粮饷的刘员外郎!
"押送大理寺。"叶明掸了掸密册上的灰,"告诉郑大人,本官明日要亲自审。"
腊月初八,这一天,兵部的最后一批世袭官员被调离京城,前往边关。
空荡荡的议事堂里,叶明独自站着,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幅刚刚挂上的《兵部职司图》上。
这幅图详细地描绘了兵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人员安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他的精心策划。
如今,从军械制造到边关调防,每一个环节都已经换上了他亲手选拔的寒门干吏。
这些人或许没有世袭官员那样显赫的背景,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赢得了叶明的信任。
"少爷,喝碗腊八粥吧。"
李天宝的声音在叶明身后响起,他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夫人派人送来的,说是今天腊月初八,一定要让少爷喝上一碗腊八粥。"
叶明转过身,接过李天宝递过来的粥碗。
热气升腾,模糊了他的眉眼,但他的声音却很清晰:"天宝,你说这些人能撑起大梁的边防吗?"
李天宝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肯定能!"他指着窗外,示意叶明看过去。
叶明顺着李天宝的手指看去,只见院子里,一群新入职的年轻官员正围在一个新到的边境沙盘前,激烈地讨论着。
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挽起袖子,亲自演示起新式弩机的用法。
叶明看着这些充满朝气和热情的年轻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兵部才真正成为了护国的利剑,而不再是世家子弟的玩物。
这些寒门干吏们,将会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守护国家的边疆,扞卫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