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 第425章 戴罪立功?

第425章 戴罪立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向前对郑青云解释道:“前几任局长都拿他们没办法,局长您说,这国有企业改制又不是咱们富民县一个地方,全国上下都这样,工人下岗的补偿款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这企业都已经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了,哪儿来的钱给他们啊?”

听到他的话,郑青云眉头皱了皱,却没有说话。

说实话。

刘向前的这番话,在郑青云看来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国有企业改制在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因操作不规范、保障机制缺位,对工人群体造成多维度损害,成为改革阵痛中难以回避的痛点。

失业潮与生存危机冲击是最直接的影响,改制中减员增效被简单异化为大规模裁员,许多工人在缺乏缓冲的情况下突然失业。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工人被一次性买断工龄,补偿标准普遍偏低。

一个工作二十年的老工人,只能拿到一万多块钱的补偿款,远不足以应对再就业空窗期的生活开支。

更严重的是,部分企业在改制中恶意拖欠补偿款,就像富民县钢管厂一样,近千名工人的买断款被挪用,三年间多次上访无果,不少家庭陷入卖房度日的困境。

不仅如此,社会保障的断裂加剧了工人的困境。

改制前国企承担的医疗、养老等福利随企业解体而消失,而地方社保体系尚未衔接到位。

许多下岗工人因无力缴纳社保断缴保费,退休后无法享受养老金。

职业病患者更是求助无门,不少人在病痛与贫困中离世。

更重要的是,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人阶级主人翁身份,在改制中迅速瓦解。

下岗工人普遍面临再就业歧视,四十岁以上群体更难找到稳定工作,只能从事零工、环卫等低收入职业。

这些损害的根源,在于改制中工人话语权的缺失。裁员方案、补偿标准往往由管理层与政府部门单方面决定,工人缺乏谈判渠道。

而让人唏嘘不已的地方在于,时至今日,像刘向前这样的干部,其实不在少数,他们并不认为在国有企业改制当中,这些下岗工人的损失有多大,在他们眼中看来,这些工人只不过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罢了。

还是那句话,板子没有打在自己的身上,永远都不会知道疼的。

想到这,郑青云看了一眼刘向前,平静的说道:“对于钢管厂改制过程当中是否存在群众反应的问题,我们要认真核实调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身为信访局的一把手,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等于是给这件事定了调子,哪怕是刘向前,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件事。

于是。

刘向前点点头,对郑青云说道:“那好,局长您放心,我这就安排人进行取证调查。”

虽然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有点自乱阵脚,但现在刘向前已经反应过来,虽然高义这个靠山没了,但自己并不是没有机会。

这位郑局长在县里的关系网可是很强势的,而且还得到了县委书记林振东的看重,传闻当中他是林振东最看好的青年干部。

如果自己表现足够好,得到郑青云的嘉许,说不定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

毕竟说起来,高义被双规之后,他的那些党羽们肯定要被调整,空出来的那些正科级位置,自己是不是有希望摸一摸?

想明白这个道理,刘向前忽然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起来,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