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围墙内外(1 / 2)
倒不是黎卫彬闲的无聊,无病呻吟。
认为一间五六十平的房子住着磕碜人。
毕竟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条件了。
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思考年学成的问题,眼下的这个条件确实是磕碜了一些。
要知道年学成本身就是副处级的干部,而靳倩也是有正式工作。
夫妻双职工干部家庭,就更别说还有一个在西江担任三把手的公公。
夫妻俩放着容城市的好条件不要,大老远跑到淮水来住这种小房子,年学成心里是怎么想的先不说,靳倩必然会有一些多余的想法。
“你们也别看我,现在就是这条件。”
“这个围墙理论一直都在,墙外的人觉得墙内香,墙内的人又想去墙外看一看,这几年房价飞涨,体制内不少干部都辞职下海捞钱去了,这不是个例。”
“真以为我像你啊,买个股票都能赚几百万,上次我跟爸爸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都有些不相信,还让我提醒你别走歪路。”
客厅里。
年学成给黎卫彬和程妍各倒了杯茶,随即无奈道。
他跟黎卫彬虽然只是姻亲的表兄弟,但是黎家也好,年家也罢,都是那种儿孙亲戚不多的情况。
尤其是他们两个这种身在官场,又到了一定地位的更是一个也没有,所以两人的关系反倒是不差,甚至算得上极好。
此前关于个人经济方面的问题,黎卫跟他也聊过多次,具体的情况也知道一些。
其实年学成说的情况黎卫彬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这几年松和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人才流失情况出现。
他作为领导,考虑这个问题自然不能片面去看。
公务员的待遇问题是个大问题,他们松和经济发展的再快,也很难在这一块上动心思。
目前唯一比较稳定的恐怕就是松和的房价还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
否则以当下的收入水准,一些刚刚工作的年轻人,短时间想靠工作待遇买房子确实是一个不太可能的问题。
“走歪路倒是不至于,也是偶然所为。”
“但是你这个情况确实不怪人嫂子有意见。”
“我觉得你在容城还有一套房子,现在行情好不如索性卖了。”
其实年家的情况黎卫彬也了解一些。
论投资眼光,年家华确实不如他当官来的厉害。
当年年家华跟严珍在容城市结婚的时候买过一套小房子,后来年家华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
因为单位里分房子住,所以一直没买第二套房子。
后来年学成结婚,夫妻俩又拿了积蓄出来给儿子买了一套大房子,也就是刚刚他说的那一套。
等到年家华历任省农科院的书记,淮阳市的书记,再到西江那边,年家华名下仍然只有那一套小房子。
要说存款有多少,他一个做晚辈的自然不好去揣测。
但是年家华跟严珍夫妻俩工作这么多年,积蓄肯定是有的。
然而这笔钱年家华显然没打算让儿子年学成早早就挥霍掉。
至于有没有以权谋私的问题,官场上这种人很多,但是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应该清楚,万事都是对立的。
有浊就有清。
恰恰很巧,年家华就是那种比较清贫的干部。
以他的身份和待遇,根本就不需要考虑经济的问题。
但是年学成就不一样了,按照他黎卫彬自己的情况多少就能判断得出来。
如果不走歪路的话,相对于当前的消费水平而言,他们这点工资,如果没有家底的话,就算是想挥霍都很难。
“算了,讨论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