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蠲鸟倒飞(1 / 2)
高虎,国懿仲等人率领群臣收殓了齐桓公和晏娥儿的尸体,然后把棺椁抬在大殿中央,设置灵棚。并且推举公子无亏主持丧礼,位居主丧之位,众人依次哭拜齐桓公。
当天晚上,公子无亏,高虎和国懿仲等朝臣都在大殿守丧,所有人都睡在棺柩之旁,命人前去列国告知齐桓公出殡时日,以便各国派出使者前来吊唁。
这时候外面的三位公子开始有点慌神了,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在殿外守候不敢入内,他们得知见高虎、国懿仲二位老臣带群臣进入后宫,最后大殿开始布置白色帷幔。
此时得知齐桓公已经在公子无亏的主持下入殓,现在好了,高虎和国懿仲以及群臣都推举公子无亏做主丧人,也就是说,将会拥戴他为国君。
三位公子立即凑到一起商议,询问开方如今该如何是好?开方道:“现在有高虎、国懿仲二人主持大局,此二人名望甚高,我们目前实力不具备与他们为敌,现在公子无亏得到高氏和国氏的支持,你们没有本钱与无亏相争了。
我看赶紧穿上孝衣丧服,前去哭丧守孝,免得落人口实”。
三位公子听闻于是纷纷遣散自己的军队,换上孝衣麻布,都披麻戴孝进入大殿哭丧。
四位兄弟相见,泪流满面抱头痛哭,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是面子上过得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四人真的是感情深厚,实则装模作样。
此时在高虎和国懿仲等人调节下,最终齐桓公好歹装殓入棺,就等择日下葬。
这边且说太子昭在崔夭的保护下逃到宋国,太子昭见了宋襄公之后,跪地大哭,痛斥公子无亏和寺人貂,常之巫等人作乱,害死齐桓公,现在竟然要杀掉他。
想当年葵丘之会上,我父亲曾经说宋公乃是天下第一仁义之人,将我和齐国托付与您,现在我们齐国内乱,宋公念在先君份上,希望您出兵助我回国复位,吕昭定然没齿难忘,待我坐上国君之后,定然重谢宋公。
宋襄公先是安抚了太子昭,让下人们带太子昭先行饮食休息,此事非同小可,待我与朝臣商议之后,然后咱们再想办法帮你回国复位。
于是宋襄公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宋襄公道:“诸位爱卿,想当年齐桓公在葵丘之会上,曾经把公子昭托付给我,立为太子,屈指一数,已经十年了。我把这件事谨记于心,不敢忘记。
现如今公子无亏和寺人貂等人作乱,,太子昭被逐出前来投奔我宋国求救,我岂能见死不救,辜负齐桓公的嘱托。
我决定要会盟众诸侯,一同讨伐公子无亏和寺人貂等人罪行,协助太子昭回齐国夺回君位。
倘若这件事能成功,我滋普就会扬名立万,今后就可以号令诸侯会盟,取代齐桓公的霸业,咱们宋国将会成为未来的霸主,不知众爱卿认为如何?”
宋襄公的兄长司马子鱼立即反对道:“启禀国君,万不可轻言称霸,咱们宋国还不具备称霸条件。
我们宋国有三处不如齐国,怎么能取代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呢?”
宋襄公一看是大哥子鱼,因为大哥当年让国君之位给自己,仁德之名远扬,所以宋襄公上位后,册立哥哥子鱼为上卿,宋国大司马,所以也叫“司马子鱼”辅佐宋襄公。
宋襄公道:“大司马说我们宋国有三条不如齐国,敢问是哪三条啊?”宋襄公语气透着不爽。
司马子鱼道:“齐国有泰山之威、渤海之险,琅琊、即墨之富饶粮仓,而我宋国却国小地弱,兵少财疏,一旦发生战事,空没有底蕴,此乃第一条不如齐国。
二:齐桓公当初国内有高氏、国氏世代为上卿,执掌朝政,又有贤臣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共同商议国事。
而我宋国却人才凋敝,文不能文定乾坤,武不能平天下,这是第二条不如齐国。
第三:当初齐桓公北伐山戎时,有山神‘俞儿’为其开路,后来郊外打猎时,又有‘委蛇’现出原形,尽显祥瑞,都是上天征兆齐桓公称霸的瑞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