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抗震第一线(1 / 2)
轰隆隆——
巨响从远方、地底、四面八方涌入耳膜。
轰!
没有丝毫预警,也无从准备,这声闷响仿佛地下巨兽翻身,带着愤怒破土而出。
而站在它脊背上的人类,在它眼中不过是路上的蚂蚁。
所有人脸色骤变,大脑一片空白。
林天率先反应,大声喊道:
“蹲下!护头!远离建筑物!”
院子里四人迅速从帐篷下钻出。
林天紧紧抱住徐淑华,护在怀中。
几人反应迅速,方勇武尤为镇定,曾参与多次地震抢险。
他一把拽下呆滞的小刘医生,压低身子护住。
他们搭的帐篷在乡镇医院院子空地,远离楼房,相对安全。
世上无所谓真正的感同身受,唯有亲历,方知刻骨铭心。
自小的防震演练,循环播放的灾难新闻,每个龙国人心中都有地震的影子。
医院三层小楼。
林天眼睁睁看见白墙出现裂痕。
窗户玻璃“砰”的一声炸裂,碎片纷纷落下。
地面像巨浪般翻滚,震动未曾停歇。
一楼门口,群众惊慌涌出。
“快,快出来!后面的别停,跑!”撕心裂肺的喊声此起彼伏。
“别管别的,赶紧往外跑!”
林天紧握拳头,挣扎着爬起。
毫不犹豫把徐淑华交给方勇武,猛地站起。
地面依旧晃动,虽不如初时剧烈,保持平衡已成挑战。
他贴着墙面前进,肩膀本能地顶住身躯,稳住重心。
“啊!我的脚,我的脚!”
楼梯口,一个白发苍苍的大娘跌坐,腿下留置针被拔断,血顺着管子滴落地砖。
“我动不了了,我的脚是不是断了?孩子呢?有人救救我……”
林天快步奔去,毫不迟疑地抱起大娘,护在怀中。
墙壁裂缝更深,吊灯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坠落。
生死时速,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带人出去。
门口已有指挥者吼道:
“快走!别回头!”
“所有人跟紧队伍,危险还未过去!”
林天抱着大娘,踉跄奔出医院大门。
外面空气清新,群众已纷纷聚集在空旷地带。
远处建筑坍塌的轰鸣声刺痛心扉。
农村多为二层小楼,建筑标准难以抵御强震。
医院作为政府机构,虽能抗七级地震,但仍出现裂缝。
第一波地震波已过,没人敢断定这是前震还是主震。
暂时稳定下来,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焦虑。
“赵医生,王医生,李医生,小齐,小何......”
刘佳树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清点医疗队人数,一行八人,少一个都不行。
医院的李主任扫视着院子里的队伍,整个乡镇医院加上他,一共也就四名医生,两个护士,一眼就能看个明白。
李主任转头问护士:“病人出来得差不多了没?”
护士回答:“有五个病人,基本都是小病,都出来了。”
李主任眉头一皱,突然紧张起来:“那个……小明娃儿还没出来哦?”
“坏了,他可能还在按摩床上睡着了!”护士焦急地说。
众人一愣,气氛顿时紧绷。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林天已经冲向医院大门口。
徐淑华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泪光。
她刚才不会阻止他,现在更不会。
......
“Y市发生7.2级地震!”
“震中位于h省西部山区,距离市区仅13公里!”
“烈度超8级,多地出现建筑倒塌!”
中午12点42分,热搜榜第一条红得像血。
不过三分钟,几乎整个热榜都被“地震”两个字吞没。
“明星恋情曝光”、“新剧定档”、“网红翻车”……
全没了。
无论是娱乐大号还是地方小博主,统一切换频道:
“地震!”
龙国最大的交流平台中,鲜红的标题,以极快的速度占据第一。
网络时代,这种大事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剧烈讨论。
明星的琐事,逗趣的段子,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有人的心都被“地震”两个字牵动着。
社交平台上,第一波震感留言像海啸般翻滚:
点进去热搜,短短半个小时,十几万人讨论。
“我在K省,刚才灯吊得飞起来了。”
“我家墙上挂钟掉地上了,声音太吓人。”
“我家娃吓哭了,是不是Y市那边完了?”
“祈祷平安!希望只是前震,不是主震。”
“我妹妹刚调到Y市支教,联系不上人!”
“妈妈诶,希望不要有伤亡(双手合十)”
“7.2级,自八级后,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转发、点赞、评论,激增到服务器差点崩溃。
有网络未中断的地方,监控视频流出。
视频中前几秒正常家里的景象,当地震来的那一刻,地动山摇,镜头晃得像世界末日。
所有家具都移位,吊灯更是两秒就掉。
有妈妈不顾自己,一心护着孩子的,有古稀的老人呆愣愣坐在沙发上,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一秒,监控黑了.....
程序员以最快的时间,建立出抗震救灾版块。
上千条信息在界面刷屏。
【紧急】求助!我爸妈在Y市第一中学教书,打不通电话!
【协查】有人见过Y市西门社区的林奶奶吗?她一个人住。
【反馈】震后十分钟,有网民拍到Y市西郊一处大桥断裂,请转发!
就在最显眼的位置,点进去全是求助,全是联系不到家里人的子女着急。
平台很快上线“红码提示”——凡发布震区内容,都会标记“紧急”,优先显示。
与此同时,h省武警总队发布一条动态:
“Y市受灾严重,当前前线已集结突击第一梯队。”
“目前西南部队第205机动连正奔赴震中。”
“直升机小队两架直升机,三架医疗运输机,已从Z市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