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快穿路人就要随心所欲 > 山寨做老大28

山寨做老大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那日同周吉的秘密谈话结束后,何举瀚内心真正的平静下来。

任由皇上瓜分他带出来的人,也能做到平静无波。

又过了数日,何举瀚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将班底中有头脑、能出谋划策的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当然,例如周昭这样的,那定是没在其中。

此举既有安抚之意,也是要商讨之后如何隐藏部分势力。

众人聚集的地点,选在了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里。里面环境清幽,远离尘嚣。

待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何举瀚这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沈长安,开口问道:“昌阳侯,你有何看法?”

“我与祁先生的想法一致,不过,我认为殿下监察他人的耳目还需培养得更多一些,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控全局。”

至于那些人用在哪里?

自然是用在皇宫、东宫、其他王爷以及大臣们的府邸了。

虽然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何举瀚日后走兵变这条路子的可能性较大,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躲在庄子里议事。

现在何举瀚的人都太过于在明面上,暗处的人只有小猫两三只,同何宽完全没法比。

当然,这也和他一直在外打仗有关系。

至于她日后也会被何举瀚安插耳目?

反正有小七在,哪方安插进来的人都定无所遁形。

何举瀚听了沈长安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不过,他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见大家都在沉思,便说道:“此事稍后再议。”

没有哪个人希望府上放着别人的眼睛,哪怕是现在正在追随他的人。

将事情皆商定好后,众人如同来日那般隐秘,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长安看懂了何举瀚的眼神,依旧留在庄子里面没走。

果然,当其他人都走后,何举瀚向长安询问起了刚才所提到的一些细节问题。

长安将这些细节一一道来。

“那本王将此事交托于你可好?”

何举瀚听后,想起沈长安曾经在青阳寨打劫的那套手段,便觉得没有人能比她做的更稳妥。

哪怕当初招揽青阳寨的时候,他不知道其中内情,但这么多年过去,对于沈长安当年是如何行事还有所了解的。

长安自然不会答应这样的任务,她只是想要得到何举瀚更多的信重。

如果真的去做这件事,无论她是隐藏在暗处还是暴露在明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暗处行动,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还充满了各种危险;而做类似锦衣卫这等明处的,那她可就成了皇上与臣子和乐的最好替罪羊。

所以,长安委婉地拒绝道:“刀刃自然是握在王爷手中才最为锋利,将此事交托于我,反而会过于引人注目。”

何举瀚听到这话,也觉得有理。

比起将此事交于已经名声大噪的沈长安,倒不如去寻其他人做。

“王妃想来也等久了,昌阳侯这便去一同赏花吧。”

与其他人不同,长安来此的理由是受周晗邀请,同游这处皇上赏赐给周吉将军,后他又赠予女儿的庄子。

长安与周晗相处也不无聊,所以她又多留了几个时辰,方且回城。

——

她刚一落地,沈林便迎上来说道:“家主,今日柔懿公主曾上门来寻。”

长安闻言,心中略感诧异,她记得昨天还听到手下说何举霄在宫中陪伴皇上和皇后,怎么今天就出宫来找她了呢?

“柔懿公主可有说是什么事情?”

她对柔懿公主的突然来访感到有些不解。

沈林摇了摇头,回答道:“柔懿公主只是说明日还会再来,并未提及其他事情。”

次日,何举霄再次上门,长安才知道她的来意。

“我去哪里都行,只是随公主一同去边境,得皇上批准才行。”

何举霄连忙点头,自信地说:“只要长安姐姐同意便好,至于父皇那里,我自会去软磨硬泡。而且,乔将军也一定愿意去往别处建功立业。”

如今内忧尚未平息,她们对于突厥的势力只能采取小打小闹的方式,绝不能引起突厥等外邦的孤注一掷,以免给新朝带来更大的威胁。

因此,一直驻扎在边境的将领们自然更愿意被调往其他地方,无论是攻打孙德邦,还是对抗韩王,都比现在的处境更容易获得封侯之位。

看何举霄如此乐观,长安觉得以何举霄刚刚要到的兵马数量,皇上恐怕不会轻易同意她去替换乔将军,镇守边境。

毕竟,乔将军可是何宽的心腹。

而她与何举霄的亲密关系也是众人皆知。

“那我就在这等着公主的调令了。”

何举霄直接站起身来,同长安击掌说道:“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大杀四方。”

别人擅自动兵怕掉脑袋,她可是不怕。

等她将突厥那块攻下,父皇不将她封王,她可不干。

长安也不知道何举霄想到什么,眼神发光,兴冲冲的就离开了沈府。

长安也不知道何举霄做了什么割地赔款的承诺,竟让皇上调她去守边境。

“长安啊,要不还是把小瑜留在京城,随我一起生活吧?”沈自来看着决心已定、执意要带沈瑜一同前往边境的女儿,苦口婆心地劝道。

在他看来,让年幼的沈瑜去那风沙漫天的边境受苦,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相比之下,随他京城无疑要舒适得多。

“爹,您放心吧,有我在,小瑜绝对不会有任何危险的。”长安态度坚决地回答道。

她生下沈瑜这个女儿的初心就是让她继承她的一切。现在沈瑜年纪尚小,她自然不会带着她去上战场,但总得去历练一下。

“那……要不然我干脆辞官算了?反正国子监的那些学生实在是顽皮得很。”

沈自来这话说的自然没有夸大,现在的国子监多数的学子都是随着皇上打天下那些人的儿子、孙子,对于学习全然没有入心、入耳。

哪怕他只是偶尔去给这些人授课,都每每感觉新建立的乾朝无望。

这么一想,他反而觉沈瑜与其同这些人接触,倒不如随着长安一同学习,且母女不可分离太久,他完全可以跟着一起去。

长安当然是拒绝了沈父这一提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