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评理(1 / 2)
上一个来老金沟抢人的,是高小娟的大哥。
同样也是自作主张,为了换亲娶老婆,不惜用妹妹做交换。
结果村里人都看到了,那几个让打出老金沟,再也不敢踏进村里。
才过去了多长时间,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
杨美惠一听就不乐意了,她心里早就盘算好,谁来了也不管用。
“老支书您先别急着定罪,凡事都要讲先来后到吧,收了人家的聘礼,哪能随便反悔的。”
说着就把小寡妇的爹娘拽过来,证明自已并没有胡扯,有他们两个人可以作证。
此前老两口还寻思着,能够白得一份聘礼,可算是占了大便宜。
没把媒人说的话当回事,就是不退能把他们怎么样,结果很快知道了人家的厉害。
杨美惠去了他们村,守在大门口开始编排,祖宗十八代让问候了个遍。
村里人都过去凑热闹,两口子实在听不下去,只能选择了妥协。
于是带着儿子儿媳来到老金沟,意思就是让女儿答应亲事,当朱二喜的老婆。
“老支书啊,人家说的没错,聘礼是朱家先下的,我全都收下了。”
老妇人赶忙上前说话,并且做起了自我介绍,当娘的给女儿做主,合情又合理。
“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背着家人跟别的男人好上,我们两口子的老脸,全都被她丢尽了!”
说着突然身体往前扑,要不是有林家光护着,巴掌差点甩到小寡妇脸上。
老支书一声冷哼,拽着老妇人的胳膊,轻轻一推退出四五米。
“说话归说话,再敢动手动脚,我把你们全都扣下,送去林场干活!”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想不到除了林北的遭遇外,还有这样的爹娘,逼着女儿往火坑里跳。
要说朱二喜那人,天生就应该打光棍,省的祸害妇女同志。
成天啥事不干,梳着个中分头,街上那边女人多,就喜欢往里边钻。
自已都快养不活了,哪还有能力养老婆。
“老支书你肯定是个明白人,女儿的婚事爹娘当然能做主,这个不要脸的骚狐狸,还敢站出来顶嘴!”
此刻小寡妇的大哥开了口,先给老支书戴高帽,怒骂自已的妹妹不孝顺。
之所以如此积极,是因为爹娘说过,事成之后给他家分十斤白面,够吃好几顿白面馒头。
以前咋就没有想到,守寡的妹妹还有利用的价值。
“事先收了人家的聘礼,那就该说话算数,不然十里八乡传出去,不得被人戳脊梁骨。”
对方据理力争,死死咬着朱二喜先下的聘礼,要讲先来后到。
老支书身为村里的话事人,凡事都得综合考虑,得做到公平公正。
爹娘做主孩子的婚事,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搁以前的旧社会,真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只要长辈同意,女儿就得顺从,两口子没有任何感情上的基础。
“你们是彩霞的家人吧,我是这个村里的支书,最了解朱二喜是个什么东西,那就不是个能过日子的。”
人家占着一个理字,也只能苦口婆心劝说,希望能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