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采访(四)(1 / 2)
“在医护人员的招聘上,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会面向全球招聘优秀的医疗人才,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还是有着创新精神的年轻医生。同时,我们会给医护人员提供最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而且,‘康和医院’的服务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就有专人引导就医,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高效、贴心。”
杨开顿了顿,喝了口水,又说道:“另外,我还想建设一群专业类院校。这些院校我想命名为‘启星专业院校群’。这些院校将专门为我们企业培养技术类人才。现在企业的发展,最缺的就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我们的‘启星专业院校群’会开设各种贴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工程、新能源技术、高端精密制造等。”
“校园的建设会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环境打造。会有现代化的实验室,里面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而且,我们还会邀请企业里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任教,他们可以把最前沿的技术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不过,目前由于某些原因,深区的领导还在对此进行讨论。我理解他们需要谨慎考虑,毕竟这是涉及到土地、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大事。但我相信,只要我能把规划做得更完善,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全,这些项目是能够得到支持的。这不仅对我的企业发展有利,更是对内地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女主持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说道:“杨先生,您的这些想法真的非常有前瞻性。那您觉得在与深区领导沟通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会是什么呢?”
杨开沉思片刻后回答:“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如何让领导们看到这些项目的长远价值。毕竟建设医院和院校群都不是短期内能看到巨大收益的项目,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我需要向他们详细地展示这些项目在提升内地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长期效益。而且,还要让他们相信我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把这些项目做好,不会半途而废。”
女主持说道:“杨先生,您的想法真的很伟大,希望您能早日得到深区领导的支持,让这些项目落地生根。”
杨开充满信心地说:“谢谢,我也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女主持接着问:“杨先生,除了这些以外,您还有没有其它想法,或者说您对于内地改革有没有什么建议和想法?”
女主持的问题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杨开坐直了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而认真。
“女主持,这个问题很深刻。说到内地改革,我确实有一些想法。”杨开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
“首先,在教育改革方面,我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现在内地的教育虽然在基础知识传授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学校可以增加更多的课外实践课程,像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一些启发式、探究式的课程,比如开设科学探索课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其次,在企业改革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可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一个一站式的企业服务平台。就像我自己的企业,有时候为了一个项目的审批,要跑多个部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企业可以在网上提交所有的申请材料,各个部门可以在后台协同办公,快速审批。另外,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要更加精准。比如对于环保科技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这些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助力它们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