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学术传统(2 / 2)
这是长城大学的一项学术传统。
在对百越的研究上,文法系的学生虽然对百越所知不多,但是通过把一切信息拆细,一点一点进行分解研究,竟然让他们研究出越人语的大略,也用同样的办法撰写了一部《越人百科》。而在这里,从未曾专门研究过化学的陈破甲,通过和徐福的交谈,已经在纸上还原出硝酸制备的几乎所有细节。
“这种气体有强酸性,会腐蚀环境中的很多东西……金属、人的毛发皮肤、牙齿……所以你们在研究这种气体的同时,要设法避免腐蚀。注意通风排气,或者使用其他东西中和掉酸性。”
“我们可以用碱性物质中和掉酸性气体吧?”陈破甲已经对化学有了一些了解,听到强酸性这个词,立刻做出了反应。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些反应气体泄漏出来。你们要重新设计反应环境,金属……避免在金属环境下进行反应……”张诚说。
“校长对硝酸的了解似乎还要多一些?”陈破甲紧追不舍。
“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的产物。”张诚叹一口气,随手在笔记本上写下氨气和氧气加热生成二氧化氮的方程式、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的方程式。
“氮是一种稳定气体,空气中的氮和氧不会直接反应,但是氨气不稳定,氨气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就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本身就有酸蚀性,对金属材料腐蚀相当严重……你们要是走这条工艺线路,就要对制备的金属进行研究,找到耐酸蚀的金属来充当反应环境。”张诚把笔记本拍回到陈破甲的怀里。
“非常危险的,必须要极为小心,不然炸死炸伤你们一两个研究人员还是小事,要是造成泄漏,全巩邑的人都会搭进去!”
“是,学生明白。”陈破甲点头。
“徐老对你不曾藏私,但是你自己要心里有数,这些研究是属于徐老的,并不是你的……”张诚盯着陈破甲的眼睛。
“是。学生只是在帮助徐老整理细节,也借此快速了解一下以后的工作环境。”陈破甲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对张诚所说的知识的归属,很平静的接受。
“按照你之前对我说的,你要做很细致的工作,向巩邑理工申请一笔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安全升级吧。”张诚说。
“是的先生。”陈破甲平静的说,作为长城大学机械系的学生,他也很熟悉这方面的操作。
“多跑跑冶金厂、玻璃厂、陶瓷厂,找一找你需要的器具材料,如果你有兴趣创办实验用品的生产车间,去找李灵,提交你的计划和需要!”张诚说,话说的很冷淡,但是给出的条件却很宽。他很喜欢之前跟着自己的机械系的学生去从事这些工作——机械工程师的好处是思虑细致、规划清晰、目标明确。一旦他们提交计划,这些计划几乎百分百都会成功。
“是的先生。”
如果一个学科靠不断碰运气求得发展,必然要花费无数时光。机械系的这些孩子有数学基础、有机械系养成的习惯,有逻辑学和统筹学的知识,做起事来有条不紊,将把过去靠碰运气获得的知识,变成有计划的探索。
一个学科,只有能变成纸面上的计划,才会迎来真正的大爆发。这是张村的学术经验,已经成为一项全新的学术传统。
“多带一带这个年轻人,虽然他初涉化学,但是做事还算是细致有条理,能够帮助实验室完善工作规程,尽可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张诚弯下腰,握住徐福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