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我向霜刃借微明134(1 / 2)
次日谢危下了早朝之后,婉宁践行婉宁的嘱托。
启文帝更是有一种为人之长的感觉,长叹一口气啊,他也是作外祖的人了。
不对,谢危是入赘的,孩子是跟着他们赵氏一族姓赵,那是他的孙儿啊!
起名,现在就要起名!
在典籍里面好一顿翻阅,起什么名字呢,这可是他第一次给孙辈取名呢。
原本以为一时半会还真的想不出来,但是突然还真的就是灵光一现。
启文帝想起来,婉宁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时候,就给起了一个小名“好好”。
有询问过,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希望孩子一切都好。
那干脆就顺着这个意思往下,这不就好取名字了。
朱砂御笔悬在澄心堂纸上方,随着启文帝的挥动御笔,“承安”二字流落在纸面上。
“一生顺遂,岁岁承安。”这是对于一个孩子再好不过的期待和祝福。
立了圣旨,由谢危带回公主府。
有了圣旨作为依托,那含金量还要再往上升一些。
谢危本人也是很满意这个名字,既然他自己是“危”了,那肯定是期望孩子能够“安”。
人这一生,多少是会和自己的名字相映衬,那就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承安能够承安。
从集英殿出来,一路上是要经过进行朝会的文德殿,朝贺的紫宸殿,在穿过广济门离开燕宫。
一路上,谢危真的就是捧着这一道圣旨,来来往往的大臣宫人都能瞧得见。
谢危不是很刻意,但是那明晃晃的明黄色又不是作假的,还有两个太监在后面跟着。任谁都得要多看两眼。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目前还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和圣旨扯上关系了。
动作快的,就赶紧派人去燕宫里面打探,兵分两路,公主府那儿也派人候着。
这两边都有人,总有一边能够探查的到消息。
启文帝亲自赐名这样的好事,婉宁又不会藏着掖着。
那是她的亲爹,又不是旁人,既然是颁了圣旨,那就是启文帝故意要给公主府做脸,那婉宁还不得接着。
既然是恩宠,那当然是要广而告之。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婉宁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人前风光无限,人后她照样是活的有滋有味,这样的日子,是她用脑子挣来的,当然是要好好享受。
一个公主的孩子,有皇帝亲自赐名,说实话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这么想的,他们并没有想到婉宁在层层掩护之下的深意。
看到“承安”这个名字,婉宁很是满意,难得的觉得启文帝还是有点子中用的。
很快孩子就满月了,但是婉宁并没有选择大肆操办。
小孩子身子骨弱,不太好见风。
再说了人来人往的,万一被冲撞了,那才是没地方哭去。
婉宁出了月子之后,就进宫找启文帝,给小承安磨来了一个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