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杭州重生(1 / 2)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房间,斑驳的光影落在沈若兰的脸上,将她从沉睡中唤醒。一时间,她竟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娘亲,醒醒,太阳公公已经出来啦!\"沈清韵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手轻拍着沈若兰的脸颊。
沈若兰这才完全清醒过来,想起昨夜他们已经抵达杭州,住进了周家安排的宅院。她微微一笑,抚摸着女儿的小脸,\"宝贝起得真早,睡得好吗?\"
沈清韵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做了个好梦,梦见我和玉凤姐姐在花园里玩捉迷藏,还有好多蝴蝶!\"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怀念,\"我好想玉凤姐姐啊。\"
沈若兰心中一酸,轻抚女儿的发丝,\"等我们安顿下来,就给玉凤写信,好吗?\"
沈清韵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随即又扯着母亲的衣袖,\"娘亲,我肚子饿了,我们去吃饭吧!\"
沈若兰微笑着起身,帮女儿梳洗更衣,然后一起走出房间。宅院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亭台楼阁、假山水池,颇具苏杭园林的风韵。沿着曲径前行,他们很快来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厅堂,一位面容和蔼的老妇人正坐在厅中品茶,看到他们,立刻起身相迎。
\"沈夫人,小姐,早上好。\"老妇人温和地说道,\"我是这府上的管家婆李妈,周老爷吩咐了,您和小姐在这里的一切起居,都由我来安排。\"
沈若兰点头致谢,随李妈入座。不一会儿,仆人们便端上了丰盛的早餐:清粥小菜、糕点点心,应有尽有。沈清韵看得眼睛发亮,迫不及待地尝起来,很快就吃得两颊鼓鼓,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小姐胃口真好。\"李妈慈爱地看着沈清韵,然后转向沈若兰,\"沈夫人,周老爷已经派人来信,说您们暂时在此安顿下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沈若兰感激地点头,\"多谢李妈。只是,我们这样贸然前来,会不会给您添麻烦?\"
李妈摆摆手,\"不会的。这宅子平时就是周老爷做生意时偶尔过来住的,大部分时间都空着,您们住在这里正好。\"她顿了顿,神秘地压低声音,\"而且,周老爷特意嘱咐,您的身份和来历不要外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沈若兰心中了然,周家显然知道她们的处境,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保护她们的安全。\"多谢李妈,我们会小心的。\"
李妈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昨晚您们到得晚,我忘了告诉您,周老爷的侄女周玲珑也住在这府上。她是个很有才学的姑娘,精通刺绣,相信您会喜欢她的。\"
沈若兰心中微动,没想到这府上还有这样一个人物。在苏州时,周夫人曾提到她有个侄女在杭州读书,想必就是这位周玲珑了。
\"娘亲,我吃饱了,可以去花园玩吗?\"沈清韵咽下最后一口点心,满怀期待地问道。
沈若兰看向李妈,后者笑着点头,\"可以的,小姐。花园很安全,而且有丫鬟看着,不会有事的。\"
沈清韵欢呼一声,蹦蹦跳跳地跟着丫鬟去了花园。李妈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脸上满是慈爱,\"小姐真是可爱。\"她转向沈若兰,\"沈夫人,您要不要也参观一下宅院?或者先休息一下?\"
沈若兰想了想,\"想请李妈带我参观一下宅院,也好熟悉环境。\"
李妈欣然应允,带着沈若兰开始了参观。宅院确实宽敞,除了主宅外,还有好几处厢房和小院,布置得错落有致,处处显露着主人的品味和财力。
\"这边是书房。\"李妈指着一幢独立的小楼说道,\"周老爷平时处理生意上的事情,都在这里。楼上有不少书籍,沈夫人若是喜欢读书,可以随时过来看。\"
沈若兰点点头,对这座宅院的规模和布置越发惊讶。看来,周家在杭州的根基比她想象的要深厚得多。
参观完毕,李妈带她回到了主厅,恰巧一个年轻女子从外面走了进来。那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旗袍,气质清冷但不失温婉,眉眼间透着一股聪慧与机敏。
\"这位就是周小姐。\"李妈介绍道,\"周小姐,这位是沈夫人,昨晚刚到。\"
周玲珑向沈若兰微微福身,\"见过沈夫人。舅舅已经来信,说您是贵客,要我多加照顾。\"
沈若兰连忙回礼,\"周小姐客气了。是我们贸然打扰,还请多多包涵。\"
周玲珑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沈夫人气度不凡,想必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听舅母说,您的绣艺极佳,尤其擅长融合东西方风格的作品?\"
沈若兰恰好点头,\"略懂一二。不知周小姐是否也对刺绣有兴趣?\"
周玲珑眼前一亮,\"正是!我自幼学习刺绣,虽不精通,但也痴迷其中。若是沈夫人不嫌弃,可否指点一二?\"
沈若兰欣然应允,\"这是我的荣幸。\"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见如故。李妈见状,tactfully地告退,留下两人畅谈。
\"听舅母说,沈夫人在苏州的绸缎行大展身手,设计的新式绣品很受欢迎?\"周玲珑好奇地问道。
沈若兰谦虚地点头,\"都是周夫人抬爱。我只是尝试将西洋的一些技法融入传统苏绣,恰好得到了一些顾客的喜爱。\"
周玲珑眼中闪过一丝钦佩,\"沈夫人过谦了。能将东西方风格融合得自然和谐,这份眼光和技艺,实在难得。\"她顿了顿,\"其实,我在杭州也有一个小小的绣坊,专门收集各地的绣品,研究不同的技法。不知沈夫人可有兴趣一观?\"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她,没想到这位看似书生气十足的年轻女子,竟有如此的见识和事业心。\"当然有兴趣。只是,我和女儿刚到杭州,还不太熟悉环境......\"
周玲珑理解地点点头,\"沈夫人不必担心。我的绣坊就在西湖边上,环境清幽,来往的多是些文人雅士和对绣艺有兴趣的贵妇人,很是安全。\"她微微一笑,\"若是沈夫人不放心,可以先在府中休息几日,等熟悉了环境再说。\"
沈若兰感激地点头,\"多谢周小姐体谅。确实,我需要先安顿好清韵,再考虑其他事情。\"
周玲珑温和地说道,\"沈夫人是个好母亲。令爱那么可爱,想必在您的教导下,将来必定出色。\"
沈若兰心中一暖,对这位周小姐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能遇到这样一位懂得体谅且志趣相投的朋友,实在是一种幸运。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周玲珑便告辞离去,说是要去绣坊处理一些事务。沈若兰送她到门口,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中不禁期待起未来与她的合作。
回到厅中,李妈已经准备好了茶点,沈若兰正想坐下品茗休息,一个小厮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信。
\"沈夫人,有您的信,说是从苏州来的。\"小厮恭敬地将信递上。
沈若兰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信,迅速拆开。信是周夫人写的,大意是说杨军长的人确实已经追查到苏州,但因为她们离开得及时,没有暴露行踪。周夫人还提到,她已经通过可靠渠道得知,程远山虽然受伤,但已经安全到达南京,正在与南方政府的人接触,商议对策。
读完信,沈若兰长舒一口气,至少程远山暂时是安全的。虽然两人的关系已经不如从前,但他毕竟是清韵的父亲,她不希望他出什么意外。
信的最后,周夫人还特意提到,宋玉芙也已经秘密离开了上海,前往南京,可能会与程远山会合。看到这个消息,沈若兰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未来而奋斗,没有谁是谁的附庸,也没有谁对谁有所亏欠。
将信仔细收好,沈若兰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嬉戏的沈清韵,心中渐渐坚定。无论未来如何,她都会为女儿创造一个安全、幸福的环境,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接下来的几天,沈若兰和沈清韵渐渐适应了杭州的生活。宅院宽敞舒适,李妈和下人们热情周到,周玲珑时常来访,与沈若兰畅谈绣艺和生活,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沈清韵也很快乐,宅院的花园成了她的游乐场,李妈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年轻的丫鬟专门陪她玩耍和学习。沈若兰看到女儿如此开心,心中的忧虑也减轻了不少。
一周后的一个晴朗上午,周玲珑来到宅院,邀请沈若兰去她的绣坊看看。
\"绣坊离这里不远,只要沿着西湖边走一段路就到了。\"周玲珑解释道,\"今天天气这么好,正是欣赏西湖美景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