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兵临城下(1 / 2)
第651章兵临城下
有本事的人,无论是治国还是祸国,都是手拿把掐。
当他对国家忠诚时,被帝王比作宰相狄仁杰,当他祸国时,一个主意便可令江山颓陷。
萧兀纳面色沉静,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眸光里如一潭死水,他曾经对辽国的忠诚,彻底溺死在这潭死水里。
人类天生懂得趋利避害,当他发现辽国这艘大船已渐渐下沉,彻底湮没于水底只是时间问题时,他必须为自己,为家人自救。
自救的方式很简单,尽快离开这艘快沉的大船。
为了搭上新的大船,他愿意表现自己新的忠诚,让那艘快沉没的大船沉得更快一些。
时至今日,辽国已肉眼可见的加速沉没了,而萧兀纳,也要加快速度推波助澜,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他必须为大宋为赵孝骞立功。
“郡王殿下克河间府后,朝堂必然大乱,而陛下的底线也会一降再降,这是你我的机会。”萧兀纳沉声道。
“什么机会”
“为郡王殿下立功的机会,”萧兀纳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副使那时不妨自荐为使臣,出使宋国,你我可在陛辽再次签下盟书。”
萧奉先忍不住道:“郡王殿下真的只要燕云十六州”
萧兀纳又瞥了他一眼,暗暗叹了口气,跟蠢货聊天是真的累。
心累。
“你只要签下盟书,其他的事不是你能掌控的,郡王殿下若是不满足于燕云十六州,那时他若再兴刀兵,也不是你的责任,陛下不会怪罪于你,懂吗”
萧奉先笑了:“懂了,只要签下盟书,便算我的一件大功,对辽国,对大宋,都是大功。”
萧兀纳郑重提醒道:“是‘你我’的大功!”
萧奉先如梦初醒,急忙点头:“没错,是你我的大功。”
萧兀纳暗暗皱眉,这狗东西怕是靠不住,没准会在赵孝骞面前抢自己的功劳。
不行,还是马上修书一封送给赵孝骞,必须把自己在其中的努力和作为一五一十告诉他。
我特么都卖国了,总不能连卖国的功劳也被人抢了吧。
那我不是白卖国了吗。
两位辽奸相视而笑,一同定下了献出燕云的计划。
…………
十万大军向河间府开拔。
从拒马河大营到河间府,相距不过三百余里,赵孝骞麾下十万兵马皆是骑兵,行军两日便已到达河间府外围,距离城池仅有二十里时,赵孝骞下令全军扎营。
宋军的火器是工匠日夜打造出来的,但战马却是赵孝骞这几年辛苦攒下的。
积攒战马的方式不拘一格,有敲诈勒索,有拦路抢劫,也有战后缴获。
曾经皇太孙耶律延禧被俘,耶律淳付出了一万匹战马的代价,私下与赵孝骞做成了交易。
西夏李乾顺为了在两国夹缝中生存,也送了赵孝骞五千匹战马。当然,截下和亲的辽国公主,公主殿下的嫁妆也被赵孝骞笑纳了,其中就包括一万匹战马。
更多是数次与辽军交战,战后缴获的战马足有数万匹。
这些都是赵孝骞的家底,套用郭老板的一句话,每一匹马都倾注了赵孝骞的骨血。
如今分配给十万大军,果然全军的机动性强了不少。
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河间府城外的村庄部落乡镇都混乱了。
随着大军的推进,随处可见携家带口逃难的百姓,以及大户人家满载金银的马车,大军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甚至于,大军行进的路上,还遇到小股乡民团练的偷袭。
偷袭的法子很鬼祟,类似于张良博浪沙刺秦,他们看准了赵孝骞的帅旗所在,就在赵孝骞即将路过时,从山丘上砍断绳索,推下巨石,试图将赵孝骞砸死。
所幸乡民团练终究经验不足,对距离和时机的拿捏不够准确,巨石被推下时,早已被宋军发现,并及时让开,这场偷袭并未造成任何伤亡,不过虚惊一场。
遇袭之后,赵孝骞还未表示什么,陈守已勃然大怒,领着数百禁军冲过去,将策划实施偷袭的团练乡民都拿下。
押解到赵孝骞面前,赵孝骞只看了一眼乡民们的表情和仇恨的眼神,便知道没必要再审,吩咐陈守推出去斩首。
经历此事后,赵孝骞意识到一件事。
燕云十六州脱离中原太久,他们已经习惯了辽国的统治,对大宋抱有敌意,在他们的眼里,如今的大宋是侵略者,是侵犯他们家园,抢掠他们财产,糟践他们妻女的贼子。
无法否认的是,燕云是辽国的疆域,燕云范围内的百姓是多民族聚居,有辽人,有靺鞨人,有羌人,也有汉人。
要想把燕云十六州彻底收复,仅仅收复城池土地是不够的,大宋还要收其人心,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当夜,距离河间府城池二十里外的南面,赵孝骞下令扎营,然后擂鼓聚将。
将领们匆忙赶来帅帐,赵孝骞并不多废话,当即便下达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