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先取河间(1 / 2)
第649章先取河间
大战未启,布局已定。
收复燕云之战,赵孝骞难得地认真起来,他知道这场战争对大宋的重要性。
前几次与辽军的交战,只能定义为小规模冲突。
没错,辽军被歼十五万人,它仍然被定义为“冲突”。
冲突不是正式的战争,那时的宋辽两国还未彻底撕破脸,也没有正式宣战,那么无论双方伤亡多少人,都只能是冲突。
现在不一样了,大宋已对辽国正式宣战了,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既然已是正式的战争状态,赵孝骞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精力认真对待。
这次不像以往那般随意,以前都是辽国主动袭扰启衅,赵孝骞率部还击,只不过辽国被打脸打得有点惨。
以往调动兵马都是临时的,大多数时候属于两军的遭遇战,其中根本没有任何施展谋略手段的空间。
这次开战之前,赵孝骞已对辽国上京和燕云各个城池布下了局,除了正面战场的交锋,更重要的还是让隐秘战线活跃起来。
下毒,纵火,暗杀,离间……
这才是战争真正的面目。
完颜阿骨打踉跄离去后,赵孝骞伸了个懒腰,站起身。
“种建中。”
“末将在。”
赵孝骞揉了揉眼角,道:“传令下去,三日后拔营,全军北渡拒马河,向河间府进发。”
“收复燕云第一战,拿下河间府!”赵孝骞语气变得激昂起来:“告诉将士们,我受封‘河间郡王’,这个河间府给我拿得痛快点儿,让我的爵号实至名归,拿下河间府后,我请全军将士喝酒。”
种建中激动抱拳:“是!”
赵孝骞轻轻呼出一口气。
当初赵煦封他为“河间郡王”,其中的深意便是让他收复燕云,实实在在拿下河间府,到了今日,终于快实现了。
所以,拿下河间府后,赵煦会不会再给他改个爵号,比如“上京郡王”什么的,继续给他这个牛马员工画个大饼让他实现
以赵煦的性格,恐怕真有可能。
活了两辈子,仍然乐此不疲地吃着老板画下的饼,不同的是,这辈子他总算是个比较高级一点的牛马了。
…………
军令如山,三日后出征的消息传到大营,将士们立马开始整顿军备,收拾行装。
后勤开始统计粮草军械辎重,并提前装车,从河北附近征调民夫。
火器监工匠夜以继日打造一窝蜂和火箭,一天十二个时辰连轴转。
朝廷的后勤也没拖后腿,就在赵孝骞下令即将出征的前两天,朝廷从河北诸城官仓征调而来的第一批粮草也到位,粮草足够十万将士一个月之用。
万事皆俱,只欠最后一道出征的命令。
三日后的清晨,拒马河大营的校场上,赵孝骞披戴鱼鳞铠,神目如电环视校场上的十万将士。
赵孝骞的身后,是一面硕大的赭黄色帅旗,帅旗上绣着一个飞扬跋扈的“赵”字,旗帜的白色侧边从上到下,绣着“钦命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河间郡王”字样。
晚春渐炎,微风拂面,天空飘荡着几朵厚重的白云,明媚且美好。
校场边搭起的高台上,赵孝骞站在前列,身后伫立着一众武将,许将站在他旁边,隐隐后退一步,很自觉地突出赵孝骞在这支军队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校场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
十万将士披甲骑在战马上,偌大的平原几乎站满了人。
将士们背着长长的燧发枪,腰侧挂刀,还有一部分将士背着厚重的黑色铁匣子。
各色旌旗飘扬在校场各处,将十万将士分成了若干方块,每军每营每队泾渭分明,明媚的阳光下,一张张年轻鲜活的脸庞掩藏在盔甲里,眼神里透着对战功的渴望。
微风拂过,黄尘骤起,鸦雀无声的校场渐渐弥漫森然肃杀之气。
种建中上前躬身抱拳:“禀殿下,三军将士整装已毕,请殿下下令。”
赵孝骞嗯了一声:“擂鼓,出发。”
种建中有些惊愕,压低声音道:“殿下要不要与将士们训几句话”
大战之前,按规矩主帅是要跟将士们动员一下,说几句振奋人心,提升士气的话。
但赵孝骞偏偏不喜欢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