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年底的操劳(2 / 2)
十二月十五日,峨城中学的走廊里,来参见调研座谈会的家长们的抱怨声此起彼伏:\"连续三年重点率不到10%,这学还怎么上?\"金霖爀看着墙上斑驳的励志标语,注意到九年级教室的玻璃缺了三块。
校长办公室里,王校长递来的升学率统计表上,数学平均分只有42分:\"金书记,老师留不住,好生源也在流失。\"他的茶杯里泡着廉价的茉莉花茶,\"去年分来的三个大学生,两个月就全走了。\"
\"我们决定引入市一中托管,\"金霖爀展开实施方案,\"同时推行党员教师轮岗,每位党员干部包联三名后进生。\"他望向王一帆,\"王区长已经说服教育厅,特批20个编制给峨城中学。\"
会场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年轻的李老师站起来:\"金书记,我们缺的不只是编制,还有信心。\"她的校服上还别着大学的校徽,\"上次区里的教研活动,根本没人通知我们。\"
散会后,金霖爀和王一帆走进教师宿舍。斑驳的墙面上,贴着学生们的感谢信:\"谢谢城里来的张老师,让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王一帆忽然说:\"我舅舅是省教育厅的副厅长,\"她的声音很低,\"他同意把峨城中学纳入'强基计划'试点。\"
深夜,金霖爀在办公室起草教师激励方案,党政办的秘书送来热牛奶时,没有出声打扰。
只不过,办公室里暖喝的空调和工作的节奏,与外面恶劣的天气格格不入。
加班到十一点,金霖爀正准备休息。
而江城的暴雪来得毫无征兆,鹅毛般的雪花很快积了半米深。党政办主任接到值班人员汇报,马上告诉了金霖爀,接到街道养老院的求救电话时,时针正指向凌晨两点,温度计显示-12c。
\"通往养老院的山路结冰,救护车开不进去!\"值班员的声音带着哭腔,\"屋顶已经开始漏雪,老人们冻得发抖!\"
金霖爀抓起抢险队的花名册,发现能调用的车辆都被困在半路。\"通知所有党员,\"他的声音在风雪中格外坚定,\"带上防滑链,徒步进山!\"
雪粒子打在脸上像刀割,金霖爀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二十名党员突击队员。手电筒的光束里,积雪反射出诡异的蓝光,忽然听见\"咔嚓\"一声,前方的老松树不堪积雪重压,树枝劈头砸下。
\"小心!\"金霖爀一把推开身边的小张,自己却被树枝划伤了左臂。鲜血很快染红了袖口,他咬着牙继续前进,直到看见养老院的灯光在风雪中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全区的紧急降雪情况早就汇报给了书记和区长。
王一帆在区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全市除雪设备。\"调三辆军用铲车,\"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路线,\"给金书记他们送防滑毯和暖宝宝,一定要在天亮前打通道路!\"
当金霖爀背着最后一位老人下山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临时安置点里,王一帆正在给老人们分发棉衣,看见他受伤的手臂,眼眶瞬间红了:\"傻不傻?这种时候还想着救人!\"
她小心翼翼地替他清理伤口,碘伏棉签碰到伤口时,金霖爀疼得皱眉。\"忍着点,\"王一帆的声音带着心疼,\"当年在党校,你替我挡住醉汉的时候,也没见你喊疼。\"
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安置点的红旗上。老周颤巍巍地递来杯姜茶:\"金书记,您这胳膊,得留个疤了。\"金霖爀望着窗外正在抢修的电力线路,忽然笑了:\"留就留吧,这疤,是共产党员的勋章。\"
王一帆转身时,悄悄擦掉眼角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