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吴舟“架构师”(1 / 2)
吴舟的方案能给V厂带来“价值”,那V厂的那些已经和v厂本身利益深度捆绑的高层们,当然也不会傻瓜一样地将“好处往外推”。
不过V厂这边提出来的方案,还是太过于偏向于V厂了。
吴舟这边的主动权太少了。
V厂到时候会做一个单独的a,吴舟这边也会去弄,但却只是V厂的附属品。
而且给制定了一个初步的“业绩目标”,16年,17年,18年,连续三年的...
完不成目标的话,吴舟的利益还有“控制权”就会削减。
而完成了,当然也有一定的“股权激励”,但...
不对劲啊...
给的太少,完成的难度太高了。
“300w的日活是什么的概念?”吴舟这边看到这个条款之后,直接是就是指着这个条款反问V厂这边的项目负责人。
这次沈总倒是没过来,开始的时候吴舟还觉得,可能是不好意思。
但大概的看了下合作合同里的条款之后,吴舟估摸着,对方是不好意思过来。
当然了,从进来之后,也看得出来,对方很重视,因为这次和吴舟商谈细节的,是V厂的一个谈判团队,技术部门的,战略部的,财务部的,法务...
“300w不多的,咱们国家14亿人,大多数人现在用
的都已经是智能机了,这么大的用户群体,300w很小了...”
看着对面一脸笑呵呵,说这话就好像他们故意给吴舟降低难度一样。
吴舟直接给他们翻了翻白眼。
“真这么容易的话,要不我投资你们来做一个吧?也不需要300w日活,100w就行...钱,资源这块儿,我虽然没有V厂多,但是按照这个合同里说的这些东西,我还是能凑得上的...”
吴舟这边直接就是将合同和合上了,这个合作协议不用再看了,没有一丁点的诚意,肯定不行...
300w这个日活看着确实是不错,但要知道和谁对比啊。
和qq,微信这种国内最头部的a相比肯定比不了,但不是这么个比较法。
它当下对标的是米家,而米家这个目标当下的活跃用户才多少?
日活一百万都不到...
所以,上来,第一年的目标,就td是三个米家的体量,然后呢,给到自已的奖金也是小气吧啦的3%的股份。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第一年的目标,第二年的目标就直接跳到了800w,第三年是1500w...
1500w的日活...
这种目标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这种硬件设备控制终端a,很多人真的有了之后,可并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得用上。
很多用户可能几天才用上一次,毕竟这不是“刚需”。
所以如果真的有1500w的日活的话,那么对应的月度活跃用户可能就是有上亿左右了。
这是什么概念?
V厂现在一年手机的总销量也不过是在3000w左右,这个用户数据,相当于,当下三年V厂的销售数据。
“哈哈,吴总,别生气,别生气,我们也是过于相信吴总的实力了,这个目标对于其他人来说当然是有难度的,但毕竟这个项目是吴总您这边亲自负责...当然了,这个只是初步的意向合同,如果吴总您这边觉得目标太高,完成不了,那我们可以碰一个相对容易的目标...”
吴舟被这高帽子一下子戴上了之后,虽然说很清楚,这人就td是在自已给自已找台阶下,但不得不说的,话好听。
一些如果不太“理性”的年轻人,可能真的就被他们这一番话给架起来了,然后为了自已的脸面,不好意思太“杀价”。
但吴舟毕竟不是一般人。
哪怕被戴了高帽,但脸上依旧表情平淡,没有看出半点高兴。
随后吴舟也是完全不搭理他们这茬,直接开始了行业对标a的数据对比分析。
也不说什么其他对标对象,直接就是拿粗粮他们家来举例。
米家是他们公司的亲儿子,他们投入的资源有哪些?
小米公司当下市场规模如何。
手机年销量是V厂的多少倍。
等等...
这些数据,吴舟都是烂熟于心,所以也是张口就来。
最后,吴舟再来一个收尾,直接引用某位老总,之前在会议里,言之凿凿地质疑吴舟,在不占有什么优势的前提下,凭什么会有信心能超过粗粮的那些话?
这么一番话之后,坐在吴舟对面的几人,也是顿时面露苦笑地看着吴舟,随后彼此对望...
“那吴总,您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负责谈判的V厂的高管,却是并不会因为吴舟这么一番直怼,而有什么不悦,相反的,还频频点头,似乎很是认可吴舟说的这番话。
这人就是一个老狐狸,表面上看一直都是和善的,还会经常性的说一些站在吴舟角度的话,但实际上....
其实商业谈判,态度不重要,说的话的多和少也不重要,谈判的过程中,只要是把最根本的“需求”牢牢记住就好了,不要被轻易带偏...
他这么一番话,其实想的是着以退为进,以一个“不可能”的目标,来反向地为难吴舟。
但吴舟..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首先,所有的V厂手机必须得和小米手机一样,出厂自带我们的...”
话题进入到这个环节之后,这次谈判的主动权就开始渐渐的转移到了吴舟这里。
吴舟这边也开出了一些比较“高”的条件。
首先就是投入这块儿,也不需要说V厂那边投入的比小米那边多,但至少不应该少多少吧,首先,所有的后续出厂手机预装这一点,必须得办到吧?
还有他们的官方商场这块儿的一些广告入口...
线上一些天猫店铺,是不是也应该上架一下吴舟这边后续做的那些“智能家居”产品,毕竟吴舟家的产品,本身也是这个a的生态之一...
再到日活目标,还有激励这块儿。
目标不能太空,还是要落到实处,要有一个可落地的可能,吴舟这边给出了一些参考对象,以及目标...
然后这些目标对应的市值预估大概是多少。
吴舟这边再根据以上这些的东西,评估一下到时候自家a的价值,最后就是得出来一个自已应该获得的“激励”应该是多少,参考对象是...
有理有据...
但还是让V厂那边的一众人,互相对视,有些面面相觑...
主要还是吴舟开出来的条件,听着是很合理,但是和他们原本计划的投入这块儿,差距就很大了...
预算投入增加了不少,但公司这边原本要求的利益相反的还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