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1 / 2)
关于修行,很多人容易执迷。
平时生活中的贪比较容易察觉,但修行上的偏却很难被发现,因为它披着慈悲的外衣。
是不是正修,与是否善良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要以自己的状态为衡量标准。
“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了,“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了,“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了等等,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越来越好了,这才是正修。
尤其是自己的心情,是最重要的标准。
心态越来越差了,那自然是有修偏的地方。
在没有成仙成圣之前,我们都只是走在修行的路上而已,修偏了也很正常,改过来就好了。
关键是要先意识到问题。
比如
她身边的家人撒谎成性、贪得无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苛刻别人……
这位友友作为修行者,被“善良”二字所绑架,不断地被消耗,既有金钱方面的压榨,也有情感方面的打压,一直消耗到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
但是自己还有孩子。
自己没过好,还亏欠了孩子。
长期的被欺压,导致了自己情绪不好、身体不好、家庭关系也鸡飞狗跳的。
她把日子过得举步维艰,还以为这样可以抵消业力。
她又勤奋地不断抄经,心心念念地期待着自己这辈子可以把业力都消完,下辈子就能够过得好一些。
她一边被“善良”禁锢住,期待着忍受苦难可以消除业力,一边又因为自己好心没得好报,“感觉自己对人好都是错”,“是不是要冷漠一点”。
在这种内心充满拉扯的状态下,命可以变好吗?
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啊。
放弃了是非对错,纵容他人作恶伤害自己,这是消业还是造业?
别人都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了,我们还要去考虑“善良”?
先得有命活着,才有资格考虑善不善的问题。
因为一个没素质的人,祸祸地全家人都过不好,我们凭什么还要惯着她?
自己的退让,让众生的利益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如果善良的人就该去纵容不要脸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