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9章 噬咒引敌(1 / 2)
林默做了一个漫长而深邃的梦。
在梦中,他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四周是浩瀚的星海,无数的星辰在黑暗中闪烁,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环绕着他,流转不息。
每一颗星辰都似乎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剑意,在星空中交织,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剑道图景。
在这片星海的中央,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七颗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光芒比周围的星辰都要明亮得多。
这七颗星辰正是代表着《七劫剑典》中所记载的七种深奥的剑道意境。
除此以外,一颗金色的星辰格外耀眼,光辉如同太阳一般,照亮了整个星海。
林默感到这颗金色星辰中,蕴含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真意。
然而,就在林默沉浸于这壮丽景象之中时,一个低沉而神秘的声音在星海中响起:“还不够...”
林默试图寻找声音的来源,想要靠近那金色星辰,去探寻那声音背后的秘密。
但是,无论他如何努力,那金色星辰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他与星辰之间的距离始终没有丝毫的改变。
“你缺失了关键之物...”那声音再次响起,却渐渐变得模糊。
随着声音的消逝,林默眼前的星海开始出现了崩塌的迹象。
林默猛然惊醒,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柔软舒适的床榻之上。
阳光透过轻纱般的窗户洒落进来,温暖的光线洒在他的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醒了?”
苏清羽的声音从床边传来。
她依旧一袭白衣,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疲惫,天音弓斜靠在墙边,弓弦泛着淡淡金芒。
“我昏迷了多久?”林默试着起身,却被一阵剧痛逼得跌回枕上。
“三天。”苏清羽递来一碗汤药,“你强行催动永恒精血,差点毁了根基。”
林默接过药碗,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沈算怎么样了?”
“命保住了,但双腿...”苏清羽轻轻摇头,“无常宗的蚀骨咒太过阴毒,除非找到九转还阳草,否则...”
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林默转移话题,问道:“这是哪里?”
“古雁城地下的天音秘阁。”苏清羽指向窗外,“上面是伪装成废墟的城隍庙,这里才是真正的联络点。”
林默这才注意到,窗外竟是片开阔的地下空间。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数十名天音阁弟子正在演练阵法,道道音波在空中交织成网。
“好大的手笔...”林默惊叹。
苏清羽突然正色,“倒是你,怎么招惹了无常宗?他们向来与幽都井水不犯河水。”
林默耸了耸肩,天哭城的永恒天书残页被他拿到,想要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更何况,只要跟“永恒”相关的一切,都会让人为之疯狂。
而他,除了永恒天书残页,还有永恒道基、永恒精血、永恒剑意……
想到这些,林默不由暗叹了口气。
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指向永恒,但他现在才不过洞天境七重……
见他默然不语,苏清羽问道:“你在想什么?”
林默取出巡天令:“你看下这个。”
苏清羽见到令牌,立刻单膝跪地:“巡天使大人。”
“别这样。”林默连忙扶起她,“我不是什么大人,而你不止一次救我,理应我喊你一声恩人。”
苏清羽脸上,难得的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然而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钟声。
一名天音阁弟子慌张跑来:“城外发现无常宗大队人马,为首的正是悲喜老人!”
苏清羽豁然起身:“来得真快。”
顿了顿,目光转向林默问道:“你能行动吗?”
林默咬牙下床,虽然浑身疼痛,但基本行动无碍:“勉强可以。”
苏清羽点点头,“那就跟我来。”
二人来到一处暗室,墙上挂着西荒地形图。
苏清羽手指移动,停在古雁城位置:“他们显然是通过某种追踪术找到这里的,我怀疑...”
“是沈算体内的蚀骨咒?”林默反应过来。
苏清羽点头:“很可能,但现在为他祛咒已经来不及了。”
暗室中,林默突然按住胸口,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或许还有办法。”
苏清羽带着满心的疑惑,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林默身上。
林默体内,创生之树上第二片金纹叶子开始缓缓地舒展开来。
这片叶子的叶脉中流淌着一种吞噬一切的威能。
苏清羽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要做什么?”
林默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径直走向了昏迷不醒的沈算床前。
手掌悬停在沈算的胸口上方。
突然间,那第二片金纹叶子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无数细如发丝的金色叶脉从叶子中透体而出,蜿蜒着钻入了沈算的体内。
苏清羽的眼睛微微一缩,“这是...?”
林默的额头开始渗出冷汗,“抽取蚀骨咒。”
随着他的话语,那些金色叶脉渐渐染上了一层墨色。
苏清羽看到沈算皮肤下的黑气开始被一点点抽离,如同被金色叶脉所吞噬。
随着咒力的转移,林默的手臂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一种不祥的黑色纹路开始在他的皮肤上蔓延,这是蚀骨咒的力量正在试图反击。
“你疯了?”苏清羽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这样咒力会转移到你身上!”
“正合我意。”林默扯了扯嘴角,“他们不是靠这个追踪吗?那就让他们追个够。”
最后一缕黑气被抽出,沈算痛苦的表情终于舒展。
他的身体在经历了剧烈的折磨后,终于得到了一丝解脱。
而林默整条右臂已经漆黑如墨,青筋暴起如同蛛网,无数的黑色能量在其中涌动。
“你...”苏清羽的声音微颤,“没必要这样...”
林默活动了下发麻的手臂,尽管布满了黑色的纹路,但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无妨,我自有化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