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茶叶换战马(2 / 2)
通过卓三牵线,陆鸣在盐铁事务上给卓家帮了忙,双方建立了相对密切的关系,恰好卓家在巴蜀之地。
搜集和培育茶叶的事情就被陆鸣交给了卓家去做。
卓家不清楚茶叶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但办事很用心,五十车茶叶,大部分都是野生的,据说已经把巴蜀之地一半的产量都运了过来。
就冲这份态度,陆鸣都要在刘彻面前提他们一嘴。
“巴蜀的卓家么,朕记得有个卓三担任考工令,炼钢技术不错。”
坩埚炼钢的事情,刘彻记得很清楚,镇海剑就是卓三打造出来的,还借此升级了爵位。能让陆鸣专门提一句,说明卓家还不错。
“对,卓三就是卓家出身。我通过他认识了卓家家主,他们那能用天然气煮盐,我把利用天然气的办法教给了卓家。
茶叶是他们家给我的回报。”
陆鸣当初把利用天然气的办法教给卓家时,并没有提出报酬。提出要卓家搜集培育茶叶的时候,卓家也没有要求报酬。
双方心照不宣,合作愉快。
“游牧民族的饮食中多肉食和奶制品,缺乏蔬菜和水果,茶叶能助消化,解油腻,补充必要营养。最显着的是,茶叶能润肠通便。”
润肠通便?
刘彻几人没想到,陆鸣如此郑重,却说出来一个通便的作用。
霍去病眉头一挑,“没和匈奴人交流过这种事,哪天找他们一起拉屎。”
卫青一把扶住额头,他的大外甥,如今已经身居大司马职位,怎么能说出如此虎狼之言?
桑弘羊默默低下头,努力减小存在感,这是他能听到的话么,不会被冠军侯灭口吧?
“凡事倒也不必亲力亲为。”
刘彻努力压着嘴角,“陆鸣说能润肠通便,朕自然是相信的。相比于胡椒,茶叶应该是能大范围种植的吧?”
茶叶既然如此重要,当然要扩大产量。
岭南许多地方,气候都和巴蜀差不多,巴蜀能种植茶叶,那些地方自然也是可以的。
“陛下,茶叶是可以大范围种植的,大汉境内很多地方都可以种植茶树,产量能够满足卖给游牧民族和出口海外的需求。”
当前的产量自然是不够的,但陆鸣可以用历史为依据。
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茶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出口规模,足以证明大汉现有国土具备产出大量茶叶的基础。
“咱们可以用茶叶和他们换战马。”
桑弘羊陡然一惊,用茶叶换战马,富民侯对茶叶这么有自信么?
战马的珍贵无需多言,没有战马就没有骑兵。不管是对大汉还是对匈奴,战马都是珍贵的战略性资源。
大汉当初被迫采用和亲政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马紧缺,没办法深入草原追着匈奴人打。
刘邦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但举国上下硬是找不到,丞相萧何出门也只能乘坐牛车,马匹紧缺到了夸张的程度。
刘彻之所以能反击匈奴,文景两位皇帝的积累功不可没。文景之治,马政为先,两位皇帝前赴后继,养出了超过十五万匹战马。
“富民侯,此言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