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风流大宋 > 第516章 擒王

第516章 擒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驿站的上房里,李纲胸中的疑窦渐浓。

这次两浙路水灾,主要集中在苏湖秀三州,这苏州城虽然多建了三十六座水闸,水利措施相对完备,但在这样的天灾面前,根本就不至于能够完全平复一地的水患。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如这次来的水利官吏所言:这些水闸根本就不是为了缓解水情,而只是单纯地把洪水拒在了苏州城外,实际上却是让周县的水情雪上加霜。

其实朱勔以及苏州应奉局的恶名、恶行。他之前就因生活在临近的无锡,早有所闻。只是那时他不过是个报纸主编,最多在《江南时报》上发文抨击,实在是做不了太多。

而这次从杭州过来,见过了湖州那里的忙碌,还见到了过来一路上的惨状,与苏州这里的一片祥和之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其实,天灾难以避免,但是只需要像湖州那里,官府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举措,提供些基本赈灾资源,能救下来的百姓还是极其可观的。只等洪水退去,生命力顽强的百姓自然便就回去自救,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现实惯例。

但苏州这里,竟然通过在城外设卡,阻拦驱赶原本想去城里讨点存活希望的灾民。最终实现了城内的祥和之景,但却断送了大批原本能够活得下去的那些百姓希望,这显然要比不做任何赈灾举动的恶行更恶上百倍!

此时门外有点吵闹,像是李纲的手下对驿站的食物不太满意,正好听到驿站门外叫卖蟹酿橙和糕团拼盘的人,便叫进来后买下了他整挑的东西,所有的兵士都过来品尝这种姑苏美食。

李纲走出来看看,手下人便让那小贩赶紧专门送一碗过来。

小贩端到东西走到李纲身边,却小心地低声道:“苏州城三天前就戒严了,应奉局的局卒挨家挨户训话,要求正常开市……”

原来这名小贩就是流求特勤房的蒋锐,在完成了京东东路那边的任务后,他又来了苏州。这次事先知道李纲过来的时间,专门守在了驿站这里候着。

蒋锐向李纲确认了他提前了解到的城内情况,这朱勔与知州赵霖相互勾结,刻意打造出了苏州城水患平复、一片太平的假象。不仅完全把控住了城内主要的街道与店里的情况,而且还特意安排了苏州城东的一处“模范村庄”届时可以带李纲他们去参观。

“苏州的灾民就全被赶走了?”李纲问道。

“大部分都拦住了,还有些灾民走的小道,或者趁夜摸过来的,这些人现在都被安置在城西的一处古寺看管起来,不过据说那里条件极差,也不提供食物,根本无人在意那些灾民的死活。”

蒋锐还告诉李纲,应奉局在苏州召集了自卫队近两千人,加上赵霖掌控的衙役、丁壮,已经把苏州把控得严严实实,李纲要想在这里调查什么,一是根本就没法自由行动,二是也找不到任何敢讲真话的人。

李纲低头考虑了一下,再抬眼对蒋锐大声说道:“你这东西做得不错,我且向你再订上两挑子,明后天到点就都给我们送来。”

众位禁军都听着满心欢心,都赞李议幕着实关心属下。

李纲回头进了房间,没等他把门关上,后面却紧跟着闪进来一名禁军士兵。此人他倒是稍有点印象,平时不太开口,行动做事也都很积极。只是此时站进了房内后,倒也显现出了一丝不同常人的气质与神态。

他先是随手关上门,才抱拳道:“两浙路按举刑狱司检法官陈淬,见过李议幕。”

“啊!陈检法,陈,陈君锐?!”李纲连着吃了两惊。第一惊自然是陈淬眼下的身份,第二惊却是陈淬先前的身份,君锐便就是他的表字。

这陈淬当年在延安府时毅然决定弃笔从戎,专门投奔了吕惠卿。那时李纲已离开延安府跟随了秦刚。只是陈淬在鄜延路参军之后,由于勇猛过人,再加上个人识文多谋,屡立战功,名声远扬,一直做到了鄜延路兵马都监一职。李纲听过他的名号,但是一直未得以当面相识,所以这次他混在随行禁军之中,也未被识出。

吕惠卿在离开西北之后,多番给陈淬去信劝解:说他毕竟先前也是读书士人出身,又考取过贡士,就此完全投身武将实在可惜,希望他能够借着眼下的功绩,申请转为文官,他可以对其进行举荐。

于是,在吕惠卿的帮助运作之下,陈淬终于能够通过转职考试,从正六品的四方馆使武职转为了从七品的承议郎,虽然官阶下降,但毕竟是更有前途的文官序列。

陈淬转为文官之后,先去了河北路,在吕惠卿提举杭州洞宵宫时,正好也转到了两浙路提点刑狱司内任干办公事。而吕惠卿就任两浙帅守稳住了杭州的局面,向京城报捷时,其中也因陈淬组织役卒守城而请功,将其官阶提了一级到正七品的朝奉郎,差遣升为提刑司检法官。

这次李纲前往苏州查处应奉司及朱勔事宜,吕惠卿估计此事会有点棘手,便特意让陈淬先隐瞒身份,与其同行,视接下来的情况再表露身份,为李纲此行助力。

“李议幕勿怪,苏州应奉局在本地根深叶茂,近年又私建卫队数千人,也是吕文明【注:仍指吕惠卿,因其贴职已升为文明殿学士】担心会出意外,才让某隐下身份悄悄随行以应变。一则关键时候可以用提刑司的名义助力,二则以某的身手也能确保议幕不至受到伤害。”

“陈检法乃是提刑司上官,叫我伯纪便好。”李纲连忙摆手道,“议幕议幕,不过是我拿着来敲打外面那些人的幌子而已!吕文明运筹帷幄,实在是料事如神。刚才进了这苏州城后,就感觉到此行处处透着诡异。我正是焦虑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商议,却是陈检法这现身现得及时啊!”李纲喜道。

陈淬笑笑道:“伯纪少年俊杰,前程不可限量,你也叫我君锐更好。方才我去后院安置马匹,却是发现驿站之外,早已有人悄悄监视。而且从这城门之外开始,再到这里的一路之上,都像是特意安排过的一般。”

“唉!谁说不是呢!不瞒君锐兄,幸好此前我在这苏州城内安排有人打探情况。刚才那卖小吃的小贩就是。”李纲便将刚才蒋锐提供的情况向陈淬讲了一遍。

“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朱勔也着实是胆大妄为。在苏州城内私建军队,粉饰太平。同时他还控制了苏州城的粮食与粮价,为的就是不论什么年景,都不会影响他的赚钱发财!”陈淬却是简单几句话就总结了出来。

“是啊!我原想,他对上隐瞒糊弄,但是我等只要能到苏州城后,就不难查到真相。但现在这情况,城外看不到水灾痕迹、城内井然有序。而如今城外各处估计也找不到愿意与我们讲真话的人。城外的探访,估计也会被他们拦截,最多也就是去城东看他们安排好的地方。”李纲突然发现,眼前这局面似乎极难打破。

“其实此事想明白了后也不难决定!”陈淬却是朗声说道,“某且有一言相问,眼下的这个情况,伯纪到底是更想定罪除恶?还是更想赈灾救民?”

“哦?此话怎讲?”

“伯纪若是最终就想着定罪除恶的话,那么今天这次来苏州是难有作为的,只能暂时把这事放一放,我们调头先去湖、秀二州,全力救灾,然后在那边的救灾过程中,倒是可以慢慢搜集苏州这档事的各种证据,才能对这朱勔秋后算账!这便就是‘想定罪除恶先救灾’!”

“先赈灾救民怎么说?”

“伯纪若是觉得要优先赈灾救民的话,某则建议莫管什么证据,直接就去那应奉局,二话不说,就把朱勔这个杂碎绑起来!首恶在手,然后在苏州这块的行事才能方便。接下来,该开闸的开闸,该放灾民的放灾民,粥场、营房等事情也就一路都顺了。这便就是‘想赈灾救民先抓人’!”

陈淬的这番话,听得有点绕人,但李纲却是一点就通,忍不住拍手称妙。但他想的问题却是:“若选择后者,就凭咱们带来的十几个人,你可有把握抓得住朱勔?”

陈淬微微一笑:“打仗不是凭谁人多谁才能赢!更何况,咱们如果要想行动的话,玩的就是出奇不意,一击即中。所以,行事之时,人却是越少越好。”

半个时辰后,雨水渐小且还有些停止的样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