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 第443章 何先生是京城那边的人?

第443章 何先生是京城那边的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按照最初的设想,如果仅仅只是租用楼房这种简单的事务,那么这点时间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随着谈话的深入,双方不仅谈到了租楼房的问题,甚至还进一步商讨起委托建设新的工业大厦等等一系列更为复杂和重要的事项。

此刻,他们的交谈才刚刚进行到一半,但如果就这样毫不留情地将何雨柱赶走,似乎的确有些不太妥当。

一来显得对何雨柱太过无礼;二来李家诚心里也隐隐担忧着这笔生意可能会因为自己如此冒失的举动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波折与变数。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李家诚的脑海,只见他热情地开口提议道:

“既然如此,何先生,要不然咱们干脆一块儿去喝下午茶吧?正好趁此机会,我可以把您正式介绍给我的那两位多年老友认识一下,您看如何?”

何雨柱稍稍犹豫了片刻后回答说:“这样会不会太打扰你们的私人聚会了呀?”

李家诚爽朗地笑了起来,并宽慰道:“哈哈,怎么会呢,何先生您实在是太多虑啦!”

见李家诚态度如此诚恳且坚决,何雨柱便不再推辞,微笑着回应道:“那好吧,既然李老板都这么说了,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喽。”

于是乎,李家诚赶忙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

“何先生,请随我下楼吧。”说完,二人便一同迈步离开了房间。来到楼下之后,他们先后登上了汽车,随后车子一路疾驰向西环方向驶去。

在路上,李家诚兴致勃勃地向何雨柱详细介绍起即将见面的那两位好友。

其中一位乃是来自潮汕地区的杰出银行家——廖宝山先生,他于西环成功开办了一家名为廖创兴的银行,在当地金融界颇具声誉。

而另一位,则是声名远扬、如雷贯耳的霍英东先生!此三人原定于当日下午共同商讨一桩重要的生意事宜。

何雨柱听闻要与这两位商界巨擘会面,心中着实感到无比惊讶,未曾料到如此之快便能有幸得见霍先生这位传奇人物。

在整个繁华喧嚣的香江之地,若论及令何雨柱最为钦佩之人,那无疑便是霍氏家族。

霍家堪称是众多香江商人之中最为爱国的典范,早在新中国解放前夕,他们便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援国内的解放事业。

历经数十载岁月沧桑,其拳拳爱国之心始终坚定不移、从未改变。

不多时,车辆平稳抵达位于西环的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前。

停好车后,三人一同迈入这座茶楼。楼内的服务人员显然对李家诚颇为熟识,微笑着向其问安过后,便引领着二人走进一间雅致的包厢。

杜维芳则暂时留在了门外,并未跟随进入。

当何雨柱步入包厢之际,只见廖宝山与霍英东二人已然在座,正相谈甚欢。

突然看到多出一名陌生的年轻后生,两人不禁面露诧异之色。李家诚见状,赶忙笑着开口说道:

“让我来为二位引见一番,这位是何玉柱先生。”

见面后,双方礼貌地打过招呼便纷纷落了座。待得服务员将精致的糕点与热气腾腾的茶水一一送上来摆放好后,廖宝山率先开口问道:“不知何先生从事何种生意啊?”

只见对面的何雨柱微笑着回答道:

“我主要经营的是机械相关的生意。前不久刚刚从李先生那儿租用了一间厂房,正打算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机械厂呢。”

这时,一旁一直静静聆听的霍英冬突然插话进来,带着几分意外说道:

“听何先生您这口音,应该是北方人吧?听起来好像是京城那一带的哟!”

原来,何雨柱自从来到香江以后,虽然已经开始努力学习粤语,但由于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阶段,所以平日里说话时依旧保留着浓厚的京城腔调。

而霍英冬因为时常与来自北方的人士往来交流,故而对这种独特的口音十分敏感,一下子便能准确辨别出来自京城方向。

听到霍英冬的询问,何雨柱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见此情形,原本态度还算客气的霍英冬顿时变得热情起来,豪爽地拍着胸脯说道:

“既然如此,日后何先生若有任何需要帮忙之处,尽管来找我便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三人围绕着各自的经历、行业动态以及市场前景展开了热烈的交谈。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廖宝山才终于瞅准时机,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到了何雨柱的资金问题上。

他先是装作不经意间随口一问:“不知道何先生您的资金一般都存放在哪一家银行呀?”

面对这个略显突兀的问题,霍英冬却是微微一笑,心领神会地为何雨柱打起了圆场,并顺势帮廖宝山说了几句好话。

毕竟他本人不仅是商界赫赫有名的大佬,同时还是廖创兴银行的董事之一,于情于理自然要为本行争取一下业务啦。

在繁华热闹、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香江,其金融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里不仅林立着众多实力雄厚的洋人银行,而且还有着备受瞩目的华人银行。

在这些华人银行当中,规模最大的当数恒生银行,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香江金融界的天空。

相比之下,廖宝山所创立的廖创兴银行则稍显逊色,只能屈居于第二梯队之列。

然而,即便如此,此时的廖创兴银行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统计,该银行的整体存款已经超过了一亿元人民币,而其中大约有八成左右的资金已被放贷出去,用于支持各种商业活动和项目的开展。

一直以来,何雨柱都希望能够与这些金融机构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尤其是像廖创兴银行这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银行,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毕竟,他平日里收到的款项大多以现金形式为主,如果只是将这些现金简单地放置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显然既不安全又无法获得任何利息收益。

因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何雨柱最终还是决定点头应允,可以考虑在廖创兴银行开设一个专门的户头,并将手中的一部分现金存入其中。

这样一来,不仅能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能享受到相应的利息回报。

日后倘若需要申请贷款,凭借着与银行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或许还能够争取到较为优惠的利息条件。

在顺利解决了储蓄方面的事宜后,众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当下热门的地产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经济形势逐渐回暖,各行各业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此背景下,就连声名显赫的霍英冬也如同李家诚一般,顺势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地产公司,并开始积极投身于地产行业这片广阔无垠的蓝海之中。

面对如此火热的市场行情,何雨柱却表现得相对低调,对于近期计划兴建工业大厦一事并未过多提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