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敌忾(1 / 2)
临江郡的反应传到临东郡,梁秋贵建议陈杉可以学石敬瑭,向巫藩服软称弟,做“弟皇帝”,并承诺每年上供,钱银大约相当于宣德郡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既可以安巫藩之心,也能保证陈镇的发展,争取巫藩保持中立。
再向雄鹰岭表决心,坚定盟友之义,日后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尊奉雄鹰岭为老大哥,雄鹰岭为了东翼的安全,一定可以像支持杨梓规那样支持陈镇。
如果巫藩不用兵,陈镇东有龙兴关之险,只要忠将镇守,谋划得力,可抵十万雄兵。陈镇主力则以长陵县为中心,往东西延展,以坚固防线决死一战,基业可保。
话虽如此,陈杉还是有顾虑。
临江郡传来的信息真假难辨,万一是巫藩的惑敌之计,一旦抽调主力主防柴藩,巫藩趁机用兵,北线绝对崩溃,除非雄鹰岭能抽调重兵来援,基本上灭定了,可现在的雄鹰岭绝对抽不出重兵。
供奉童白鹤见他难以下定决心,说可以代陈镇再上雄鹰岭拜见清平子,试探对方可以提供的最大助力,如果愿意真心相助,最坏的情况,将宣德郡割让给巫藩,争取巫藩罢兵,联军一战柴藩,守住一郡基业问题不大。
现在可以派人撒播巫、柴自父祖就开始的仇怨,为子孙者,当以孝立于天地之间,煽动家族内部的敌忾之心,使其不敢轻易结盟,以免落人口实,给人攻击的借口,造成内乱。
大军连年相争,鏖战扬江府中部,死伤惨烈,将士亦结仇甚深,互有仇视,为镇者要笼聚军心,也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
可以选一些深受兵士爱戴而阵亡的将校,报道炒作,煽起对立情绪,再暗中制造一些事端,让巫、柴先掐起来,怨恨无法化解,其危自解。
晁炳恢无积极进取之心,郑知玄大败,柴藩颇有忌惮,守备兵镇兵力得到扩编,游刃有余,只要争取到雄鹰岭在白水江两岸呼应我军,则有转机,只战柴藩,我军防御正面并不宽,自保问题不大。
梁秋贵、童白鹤双双划策,加上非战不足以自保,坚定了陈杉抗敌之心,随后安排童白鹤上雄鹰岭,梁秋贵负责挑拨柴、巫仇恨,魏大中出使临江郡,争取巫藩中立。
接见童白鹤,清平子一个头两个大。
西线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蔡藩按兵不动,压力大减,准备一鼓作气灭刘藩,以孟起取代之,作为与蔡藩之间的缓冲,争取发展之机,东边又闹了起来。
匡弼以退为进,稳住晁炳恢,双方合作极其愉快,雄鹰岭得到了东线的安稳,晁炳恢也拿到了属于他的功劳,皆大欢喜,如果能拖到明年,一切迎刃而解。
没想到柴藩有打陈藩之心,打就打吧,陈杉手底下也有十多万能征善战之军,打虽然打不过巫藩,抗几个月应该没问题,到时候雄鹰岭已腾出手,可以支援。
没想到陈杉胆子这么小,还没打就来求援,你还不好拒绝。
陈藩就像一根钉子钉在扬江府西线中部,是雄鹰岭东侧防线一个极其重要的屏障,之所以对他那么好,就是看重了这个屏障的价值。